昨天接到家校合育联盟布置的任务,参与今晚直播的分享:如何让学习变得好玩!
考虑再三后,简单总结如下:
“学习”这个词是永不过时的营养品,学习是孩子们学生时代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在成绩拔尖的孩子心中,学习就是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但在成绩平平的孩子心里,学习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数着时间度日子罢了。
作为一名老师或者是家长,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乐趣往往是一种挑战。如果传统的学习方法没有吸引他们,那么现在是时候开箱即用了,可以通过个性化、创造性和基于技术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好玩。
今天和大家分享三个小妙招:
1.把学完的内容,当玩游戏一样去巩固。
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痴迷于手机游戏或者网络游戏?其实孩子们就是被其中的趣味性所迷惑。在游戏中,孩子会感受到自己打赢的快乐,也能够领悟到自己打输的失落。正是因为在领悟到了打赢的快乐后,孩子输了就特别想赢;正是因为在领悟到了打输的难过后,孩子就会对赢格外向往。在这种循环中,孩子们就容易难以自拔的爱上游戏,甚至个别孩子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境地。
在学习方面,其实我们也可以利用同样的原理,激起孩子的战斗欲望。几乎在每个班级,老师都会给同学们分组。比如:前后两排四个同学为一组;横着一排同学为一组;竖着一排同学为一组……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分组的形式,几个同学一块学习,一块进步。当然,也可以自由组队,比如找几个跟自己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自由组合。游戏规则为:学完以后互问问题,就当游戏一样。答不上来的同学出局,答对的同学继续游戏,最后的胜利者可以得到之前跟同伴商量好的奖品。让巩固所学知识的这样一道工序,变得有趣起来,孩子们的浓烈兴趣自然也就激发出来了。
2.每学完一个新知识,就去帮还不会的同学讲题。
学习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过程,当你会的题目,你去帮同学讲解,不仅让同学也会了,也等于让自己再次加深了印象,同时在得到你的帮助之后,其实你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就更加深厚了,一举三得何乐为而不为呢?反过来,当你不会的时候,你是希望自己苦苦琢磨,还是有个人来帮你指点迷津,与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呢?当学习变得枯燥了,其实自己就会有一种懈怠的感觉,而且如果这种懈怠没有很快杜绝,那么自己落下的功课就会越来越多,最终与自己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也就成了自然。尽量用自己所学的新知识,去帮助他人,不仅能够从中获得成长感,同时也带动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当自己周围的同学都开始落实这样一个技巧的时候,大家的成绩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同时一群人一起努力就不会让你感觉自己孤立无援的感觉,在学习上的劳累感也会逐渐消失,甚至成为一种享受和幸福。
3.结合学生的特定兴趣。
当您呼吁学生的兴趣时,更容易让他们参与课程并让他们对这些概念感到兴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请花时间向学生询问他们的爱好和兴趣。如果可能,找到一种方法将这些兴趣纳入您的课程计划。此外,允许您的学生建议主题或引入他们喜欢并希望与课堂分享的材料,如书籍,游戏或应用程序。
作为家长,找到将孩子的兴趣与教育内容合并的方法。如果他们对卡车感兴趣,可以找到有关卡车的书籍和教育游戏。如果他们喜欢音乐,请使用乐谱来探索音乐。
当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对待孩子,我们还是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想出最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