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尹建莉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深感认同,在教育中,通过“诱惑”的方法让孩子去达到一定的目的,确实是行之有效的。
尹建莉老师 想要激发圆圆的阅读小说的兴趣,就先自己买来金庸的小说去读,读完后状似无意地夸赞几句,并把其中的有趣情节讲给圆圆听,每到关键地方,就故意停住,勾起圆圆的阅读兴趣,时机一到就建议孩子自己去尝试阅读。不得不说,这一招确实高明,因兴趣使然,圆圆的阅读兴趣高涨,不像之前一样对满是文字的长篇小说望而却步,进一步激发了阅读更多小说的愿望。
这样的方法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都是极其有效的。我们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抓住孩子的心里,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会让他们感兴趣,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去诱惑他,充分调动起兴趣,达到自己想要的教育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真正以孩子的兴趣为目的,不要用错了方法,更不要拿孩子跟任何人做比较,要知道,他只是他自己,他成为不了任何人,任何人也无法成为他,让他按照自己的现有水平,慢慢去成长,是对孩子最大程度的负责任。凡事物极必反,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显露出太强的目的性,把学习或者阅读当成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必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还有一点,想要让孩子去专心做一件事,我们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要求一旦提出,那么我们就要一起遵守,共同执行。如果家长任性而为,孩子必定也会率性而为。孩子是家长的缩影,所以,你希望孩子什么样子,你就首先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