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如果不关心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么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到头来、在最关键的高考考场上,恐怕也难以获得好成绩。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让我明白了:“我们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用叫西方拼音文字的方法教中国的象形文字。”“高考语文试卷,除了一些古诗外,绝大多数内容与教材无关,它考查的基本是学生语文的真实水平。如果不关注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学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学生的成绩和阅读量成正比关系。”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海量阅读中汲取营养,而不是仅仅从教材中获取知识。
学语文到底该学什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最核心的方式就是阅读,广泛地阅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积累多了,将来理解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许多原来理解不深的东西自然能做到“无师自通”。“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同志曾讲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小时候读书、背书,犹如在天空布云彩,云彩积厚了,自然就会落雨。
开展儿童经典诵读是激发潜能、学习语言、增强人文底蕴、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由此可以使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