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0220808 周一 晴
周末补课学习了武校长的直播课《如何让学习变得更 好玩》,收获很大。纵观武校的连麦,我印象最深的几个关键词:兴趣、尊重、感受。特别是文正老师的观点感触很多。
其一,关于快乐。快乐是来自于这件事物给我们带来的感觉,而不是这件事物本身。其二,关于关注点。家长对待孩子学习,有时候因为认为不重要,所以不操心,不操心所以不焦虑,孩子极有可能却学得更好。其实人最大智慧来自于“游戏人间”,人一旦把事情当做任务,就会感觉很痛苦。要在外围上下功夫,不要老针对学习这件事情本身。其三,关于心态。要在孩子的信心上下功夫,让孩子感觉到“你能做得到”,有自信心是做一切的前提。家长可以找到一个赏识的办法。家长要用“玩”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玩的心态就是不把它当回事,只有不把它当回事,你才能够稳操胜券。人生拼到最后,拼的全是心态——心态越轻松,就越容易全神贯注地进入到好的状态;越紧张,他的身体是僵硬的,就越不容易发挥正常水平。其四,关于挑战。要在孩子身份感上下功夫。人喜欢做两件事,一个是简单的事,一个是挑战性的事,如果失败了,除了安慰孩子,还要激发起孩子想继续挑战。有时候事情给孩子带来的不是这件事失败与否,是那件事带给孩子的感觉。父母在孩子失败的时候,能够温暖他,还能够激发他愿意继续挑战。作为家长陪孩子学习,要用玩的方式教会孩子坦然面对一切,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不断成功。
梳理上面内容的时候,其实我的心里一直在对照我自己对待小宝的方式。我想很多时候我基本是做了那个糟糕妈妈的样子。把孩子的学习当成任务——这几天,小宝的乐高老师给报了个比赛,内容不难,但难在要求速度上。报名的时候要求满五周岁才能报,老师说看小宝搭建各方面都非常棒,是个有创意的孩子,让他试试,他有足够的能力能做好。就这样,小宝还不满五周岁,老师也给报了名。因为疫情,比赛的时间推了,老师就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了讲比赛的内容,练了练,然后给了一包积木让带回来练。在练习的时候我们才无奈地发现,小宝的拼搭完全是佛系的——坐在垫子上,悠闲地边念念有词地搭,还动不动想唱两句,完全是快乐的状态。可是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让他必须在2分半的时间里搭完,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很明显,本来他是玩的心态来对待,很感兴趣又快乐,现在我们给他限时,做不到还得挨爸爸妈妈的批评,这件事一下子给他带来了痛苦的感觉了,并且这两天一让练习就抗拒,甚至以哭闹来表达——换做原来,我就想连吼带叫地批评他,可是因为昨天补课听完这节直播课,我知道是我们的心态和做法给了小宝这么不堪的感受,所以才这样的表现——我忽然不想让他参加这个比赛了,但已经报上名了,弃赛好像也不大合适,但我实在不想再逼着他练时间了。因为这个拼搭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是简单地互锁围成一个8×7的方框,在其中一条短边上再搭一个城门的样子就可以了。所有的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拼速度——在我看来,这种机械地训练对现在的小宝来说没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速度对于大孩子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小宝尽管马上就过五岁生日了,但这种速度的要求对他仍然是高了。现在这样要求他,基本是做不到。我和老李亲自试过,最快我们也需要2分10秒,所以2分30秒对小宝要求真的是高了。
怎么办呢?又想让他坚持,又改变不了这个现实,说实话,我真的想去找老师,不要让他去比了,我实在是不想在他小小的心灵上留下这么一个挫败感,等沟通一下再说吧。
通过这节课,让我知晓了自己身上的很多毛病,用武校长的话来说,以后尽量不做老虎陪伴兔子的事,我要做个兔子,用兔子去陪伴兔子的方法,不让孩子紧张,给他自由决定的权力,不把目光只盯在学习上,功夫在诗外,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快乐成长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