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10 星期三 小雨 亲子日记第1672天——五年级七班李嘉琪妈妈

真的应了“秋雨绵绵”,这雨下的特别带劲,有一份坚持,一直不停歇。这倒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干什么都要一份坚持,一份韧劲。
看到一段话,觉得挺有道理的。分享给大家: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熬一次夜、通一次宵,虽然当时很快乐,但之后几天的昏沉和疲惫却让你后悔莫及;跑一次三千米、读一本晦涩的书,尽管当下可能很抓狂,但完成后却总能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畅快。
看过一个形象的类比:多巴胺带来的兴奋感,唾手可得,却稍纵即逝;内啡肽带来的成就感,难能可贵,却经久不息。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就是远离多巴胺,追逐内啡肽。
只有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乐趣,才会拥有自由笃定的人生。
我和嘉琪说之前外国人靠鸦片来消磨我们的意志,今天不用兴师动众,直接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做到。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成了低头族。几个人面对面坐着没有话语可聊,人手抱着一部手机,却聊得甚欢,这无疑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不可否认,手机的存在,给大家带来了太多的便利,现在离开了手机好像有太多的不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弊端,做个东西百度就可以轻松解决,倒是方便了,可是我们的想象力呢,我们的思考能力呢?千篇一律的东西太多了,没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现在很多孩子喜欢玩游戏,喜欢还可以,绝大数还是痴迷游戏的,对身体不好,也不利于学习;现在信息传播太快,孩子们获取消息的速度变快了,各种消息好与不好,孩子们有时又不会分辨,一股脑照单全收了……
当然任何事物、东西的产生都是有利有弊的,看我们怎么去看待它,怎么能够趋利避害,发挥它的正向意义。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能被手机所左右。全在自己的意念,一个内心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人,可以合理利用手机。
今晚读书分享:考试分数不能作为评定孩子好坏的依据。
考试只是反映孩子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用来查缺补漏,这才是最重要的。卷面的分数不应该是家长唯一的关注点,家长应让孩子知道,要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不足,只要努力的坚持下去,总会获得自己想要的。同样,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有超出普通人的耐心和毅力,能够在面对打击的时候拥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孩子考好了,父母就会大大的奖励孩子,父母只看重考试,而忽视孩子的其他方面,这种单一的奖惩制度,导致了孩子对考试的渴望,很容易导致考试上瘾。其实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值得孩子去学习的地方,孩子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家长不用频繁的给予孩子物质奖励,让孩子反而忽视了这件事情本身带来的成就感。
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家长其实不必过于紧张,只要孩子认真对待就行了,不能用孩子的成绩来否定孩子的努力,这样孩子才能理性的面对考试,那他就对任何事情都能够理性的去看待了。这里的理性是指不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而是努力学习,踏实复习。养成习惯之后,孩子对待每件事情都会抱有认真的态度,他会承认自己的不足。能够全面清醒的认识自己,家长也可以培养孩子更广泛的兴趣,让孩子意识到很多事情,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非常好,并且不但要努力,还要努力坚持下去。
家长要给孩子传递的理念是,只要你全力以赴的面对这次考试,准备这次考试,那么即使考的不好也没关系,家长也不要因为孩子一次没考好就去批评,去训斥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坦诚的面对学习,面对成成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考试,那家长就应该让孩子看到什么是面对考试应有的态度。如果父母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面对这考试这件事,而是把考试这件事情当做是唯一衡量自己家孩子未来生活的一个标准,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家长可以和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看看孩子是如何看待考试、看待学习的,鼓励孩子和比较优秀的孩子一起玩儿,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在努力了之后就明白了,家长想要跟孩子说的时候,应该用一种方法让孩子面对考试的时候不再是恐惧和厌弃,因为自己已经努力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