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深怕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受委屈,在遇到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的情况时,一般都是这样教育,别人打你你给我打回去。以前我没有小孩时,觉得这种教育不太妥,现在我也有小孩了,护犊子的心情有了,也很担心小孩被人打被人欺负,但是一句别人打你你打回去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你真的能放心吗?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里,有提到一些如果遇到“坏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尹建莉老师说,遇到“坏小孩”,如果需要家长出面了,记住你的目的是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不是去报复,去“打回去”。爱孩子,我们就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不要给他制造麻烦。
我明白老师说的为孩子创造和谐环境,不给孩子制造麻烦的重要性。这些“坏孩子”儿能是邻居,可能是同学,到处都有可能存在。他打你你打回去了,就能保证没有后续吗?他打你,你打他,万一他手中有工具呢,你能教孩子不管不顾打回去吗?这个打回去了就能把他打回火星吗,明天不见面了?明天继续打吗?当然创造和谐环境并不意味着隐忍避让以保证冲突的不发生,隐忍避让出来的环境不是和谐的环境,我们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双方一起营造一个相对和谐的环境。
因此,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之前,我们还有很多要教给孩子的,我们首先要教他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第一位;然后教他判断意识,别人是有意的?无意的?能不能打?怎么打?有没有危险?然后教他解决问题的意识,打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不能打回去有没有更好的震慑对方的方法?
教育没有那么简单粗暴的,我们无法用简单粗暴的打回去解决一切暴力问题,好的教育有好的方法,有智慧,有用心,我要一成为一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