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16号星期二天气晴(184篇)
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不听话,调皮捣蛋,甚至强调很多次的事情,仍然还在犯错,终究会忍不住情绪,音量提高。也许在我们看来,吼他,是爱他的表现,是希望他好。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妈妈的高音是恐怖的,是心灵受到伤害的。因为大部分的吼叫,都伴随着惩罚。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音量。尤其是妈妈们。
音量越大,亲子关系越糟糕《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洋子16岁的儿子没经过她同意,就将一帮朋友叫到家里来玩。结果被有事提前回来的洋子看见了,她一进门就听到巨大的音乐声,还看到儿子在后院和朋友肆无忌惮的玩耍。洋子瞬间又气又怒,忍不住冲儿子吼叫起来:“你们这些人在这儿干嘛呢,你们如果不立刻离开,我就要叫警察了。她根本没有和孩子交流,就已经假想了最坏的状况,甚至在人都走光后,又冲儿子吼了一通。直到儿子愤怒摔门离去。其实对于孩子的问题,本就棘手不易处理,而洋子仍用惯常的吼叫方式,不仅解决不好问题,反而损伤了母子间的关系。妈妈简单粗暴的大音量,只会将孩子推的更远,更不会说有和谐的亲子关系了。音量越大,孩子容易产生攻击性都说父母是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什么样。
所以,妈妈们的大音量,最终真的可能会导致孩子身上充满戾气。
当然教育孩子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心烦意乱、情绪上头在所难免。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没有控制住自己情绪时,冷静过后,把孩子叫到身边,轻声细语的给他讲道理。你可以抱抱他,适时告诉他,家长也很辛苦,作为小孩子也是家里一份子,如果听话的话,就是帮助爸爸妈妈了。当你告诉他,没有忍住向他发了脾气,向他道歉时,孩子可能会很懂事的安慰你。
音量小一些,情绪收一点,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优秀。
从现在开始我要低声教育,宝贝一定要监督妈妈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