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不陪才能更好地陪
Tasmania

陪孩子写作业,现在已成了许多家长的“功课”

孩子上小学后,整个家庭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变化。孩子的生活中开始有了一种叫“作业”的东西,他仿佛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能带来此后一连串的变化——作业事关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每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怎么能不在意这件事呢。于是很多家长放弃自己的一些活动,天天陪着孩子学作业,他们希望以此培养出孩子爱学习,规规矩矩写作业的好习惯。

家长们配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写作业时搬个凳子坐在旁边盯着,非常形象地”陪“;有的是不是地过来,先了解一下要写什么,在不时地过来看看写得怎样,最后也还要细心地检查。无论何种陪法,都是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全程参与,从头关照到尾。

孩子需要”陪“吗?我认为不需要。

家长陪的目的是希望有两个提高——效率高,质量高。所以一看到孩子磨蹭或不认真,就会告诉他要应该抓经时间,应该认真写。天天陪,这些话差不多就会天天说,因为孩子几乎不可能那么安安静静地长时间地坐着,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把作业写得那么完善。开始时孩子还会在意家长的话,时间长了也就不在意了,这惹得家长说话时就会有些不耐烦,孩子就在情绪上开始和家长对立,事情于是开始走向恶性循环。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为儿童所热爱的事情,当他变成一项被监督完成的活计,让人感到不自由时,其中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家长陪着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决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我们一定要理解什么叫好习惯。

按时按点坐在书桌前,并不等于有了按时按点学习的习惯。“习惯的重要性并不止于习惯的执行和动作方面,习惯还指培养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以及增加动作的轻松,经济和效率。”“陪”所制造的习惯,只是肢体上的;“不陪”才给孩子留下了让习惯在内心生长的空间。“陪”与其说在帮助孩子,不如说是在给他制造麻烦。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81372
推荐日记
《生日快乐 2022年8月16日 晴 <72>》
《亲子日记第80篇》
《吃水饺喽308篇》
《洗头》
《秋天的感觉》
《2022.8.17 晴 第122篇》
《 亲子日记 114天》
《2022.8.17 星期三 晴》
《我8月17号~星期三~196篇》
《图书馆》
《2022.8.15 星期一 晴》
《亲子日记第195篇》
《 孩子们游玩动物园 2022年8月17号》
《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第199篇 新华书店打卡》
《我和我的妈妈日记1290篇,》
《亲子日记》
《(207) 随记 诵读《父母规85》》
《有点小受伤》
《2022.08.17》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不陪是好习惯》
《2022.7.29(632)》
《2022年8月16号亲子日记第116篇》
《2022年8月17日星期三《为什么羽绒服特别保暖?》》
《放手》
《2022.8.17 星期三 晴》
《不陪才能养成好习惯》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2022年8月17日(第252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