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246篇 星期四 晴 2022年8月18日
早上一边晨练一边听书——《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下面是一些针对孩子学习拖延问题给出的解决策略和方法,帮助孩子战胜惰性,告别拖延。
1.帮孩子练习“判断”时间
很多孩子磨蹭、拖延的原因是对时间的预估不准确。例如,估计自己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是30分钟,但实际却做了一个小时,以致完全打乱了后面的学习计划。因此,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练习准确预测一件事所花费的时间,可以从上厕所、穿衣服、吃饭等小事开始,并且跟实际所用时间进行核对,以此培养时间观念。
2.和孩子一起分步制订时间计划表
时间计划表能够帮助孩子合理地规划时间,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对孩子的学习来说非常必要。很多家长都会要求孩子制订学习时间计划表,希望以此来解决孩子学习拖延的问题。但是时间一长,家长们往往会发现,孩子的计划表做得虽长却难以执行。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计划表做得太大了,内容太多,不够具体,看上去太有压力,孩子执行起来心理上自然会有所倦怠。
所以计划表最好分小步骤写,一个小步骤最好半小时内能完成,写一条做一条划掉一条。划分好小步骤后先只写第一个,并在其旁边标上预计完成时间;然后集中精力做这一个小步骤,完成后,用笔将这一步骤划掉;再写下一个步骤。这样分小步骤写,孩子会更有动力去完成学习任务,不易产生厌烦感,且步骤中间可以稍事休息。
3.告诉孩子按步骤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有时孩子可能同时面临几项学习任务,感觉“压力山大”,不知从何着手,于是干脆拖着不做。或者计划完成一个大的学习计划时,但中途经常被一些小心思(比如查一下资料,出去买点东西)打断,导致不能按计划完成。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要教孩子学会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要因小失大,为一些小事而影响大计划。
4.让孩子觉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有好处的时候,他的动作才能快得起来。然而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 孩子多学点知识,总是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还会要求他做很多额外的家庭作业。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心有不甘,但又不敢违抗家长的命令,于是只有以磨蹭为招数,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所以,想让孩子快起来,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总是对孩子层层加码,把本应该属于孩子的时间还给他们,在孩子较快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就要给孩子自由安排时间的权力,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5.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奖赏
当孩子做事磨蹭时,大多数家长都表现得比较急躁,会加大嗓门冲孩子嚷,有的家长甚至会动手打骂孩子。可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起不了多少作用,孩子看上去暂时被家长吓住了,做事速度加快了一些,但是等事情过去之后,孩子还是照样磨蹭。
其实,用鼓励和奖赏比简单、粗暴的责骂更能有效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因为孩子都是比较看重家长对自己的认同和赞扬的,所以要想让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评价。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现在比过去进步多了,如果以后能够再快一点,就更好了!”“你看,你做得多快,而且只做错了一道题,做得真棒,下次要争取全部做对哦!”孩子接受了父母这样的正面刺激,为了不让家长失望,下次肯定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再快点儿”“再认真点”。
6.让孩子为他的拖延付出一定?的代价
孩子只有在体会到拖沓磨蹭给自己带来的损失之后,才能自觉地快起来。因此,让孩子为他的拖延付出代价,让他自己去面对、解决拖延带来的后果,也不失为一个让孩子改掉拖延坏习惯的好方法。孩子不好好做作业,东摸摸西看看,没关系,就让他磨蹭,但是要求他到时间必须上床睡觉,至于第二天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就让他自己去解释。孩子考试的时候缺乏紧迫感,结果试题没做完,那么就用分数来让他警醒。只有在清楚地知道了拖延给自己带来的麻烦之后,孩子才会主动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