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正确的,都是对学习有用的,孩子都应该认真完成。事实是,现在孩子们写了太多的无效作业,这些作业如此无聊,从它对儿童学习兴趣的破坏,对儿童智力发育的阻碍来看,已经走到了学习的对立面,成为反学习的东西,我把这种作业称为“暴力作业”。
“暴力作业”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数量大,一种是惩罚性,一种是恶意评价。这些作业不仅给孩子当下的生活带来痛苦,它更破坏着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力,对他们一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形成消极影响。
每个孩子在刚入学时都对学校充满向往,对学习充满好奇与渴望,你看他们刚入学时最初接触到“作业”这个东西时,是那样的兴奋和自豪,大人想不让他们写都不可能。可是,很快,他们就厌倦了——有些字早就会写了,还要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写,既没有时间玩耍,也不能早早上床睡觉。写得再认真,也总是会有写错的地方,一错了就被老师罚写的更多……厌倦就是学习中遇到的最凶恶可怕的敌人,暴力作业则是把这样的敌人运送到孩子心中最快捷的交通工具。
暴力作业对儿童信心、意志、品格等有全面的消极影响。它的坏作用,能改变事情的整个状态,让孩子罹患一种“厌学”的慢性疾病,摧毁他们的上进心,吞噬他们的创造性,消磨他们的幸福感。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家长,明明知道有些老师布置暴力作业,却只是一边抱怨老师,一边又不停的督促孩子赶快写作业,担心孩子写不完明天挨老师批评。这样做其实搞乱了孩子的价值观,把“不让老师批评”当作了首选,把孩子的个人体验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当作次选。保护孩子的面子——不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被老师批评,这当然很重要,但这破坏了作业本身的目的性,让孩子在学习上逐渐变得弄虚作假,失去学习的兴趣,还教会孩子去迎合权威,这样做其实损失更大。
好的家长就是自己要对暴力作业有认识,自己绝不制造暴力作业;同时要支持孩子对来自学校的这种作业说不。家长要积极寻求和教师、学校的正面沟通,精心的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