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生活上的,而且在孩子教育方面也是举足轻重的。
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鹜、脚踏实地的状态。
在学习上应该执行“不奖励”政策,当然也有“考坏了不批评”的政策配套。就是说,在我们这里,孩子考好考坏都是正常的,不会因为她考好了我们就兴高采烈,考不好就生气失望,相关的奖惩当然更没有。并非我们内心真的不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父母,我们也强烈地希望他们有好的学习成绩,但这种愿望一直是锁在心里,转化到日常细节的处理和思考上,而不是经常把它表露在言语和表情上。
在我们的体会中,家长不渲染考试,不强化分数,会让孩子在考试方面心理一直比较坦然,使他的学习注意力不被分散,学习中没有压力,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从长远的时间里来看更能促进学习进步。
考试成绩本身就是奖励,父母合上成绩册时一句淡淡的“很好”和眼中的愉悦,就已经足够激励孩子再接再厉了。在孩子的学习上使用激励手段,一定要考虑方式和学习上的激励关系,不要让这两者形成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