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因为学习的事情跟大儿子的关系闹得很僵,可以用剑拔弩张来形容。
起因是儿子拿着他爸爸的手机晚上躲被窝里玩游戏,被我发现了,于是就发狠再也不管他了!其实在我心里觉得大儿子还是一个很听话的好孩子,不应该偷摸的做出这种没原则的事情,之前也有几次偷拿他爸的手机玩,但是没有晚上不睡觉玩,也就没有发太大的火,这次真是气急了,索性不睡觉了,决定跟大儿子好好谈谈。
对于抓现行,估计儿子心里也是很害怕的,怕我又做出极端的事情,比如摔手机,比如摔巴掌等,可是这次我没有发火,我坐在床上跟儿子平静的聊了起来。
我首先问他怎么拿到的手机,儿子说以前有几次晚上玩都是他爸爸给他的,说是让他放松一下,(对于他爸爸主动给孩子手机这个事情过后我也跟他爸做了沟通,手机可以给,但是要限定时间内容,不能一塞了事,玩半个小时的游戏,可能后面至少要想一个小时,他爸也理解了手机的管理方式),这一次是孩子经不住游戏的诱惑私自拿了手机玩的。孩子在诚信方面还是可以的,极少说假话,所以这次我就想跟孩子开诚布公地谈谈。第二个话题,到底是想考学还是想玩手机,孩子明确表示想考学,游戏只是一个生活调节剂,既然是调节就不要迷恋,然后孩子就跟我说是因为自己太孤独了,父母忙生活、忙弟弟,没时间跟他交流沟通,同学朋友因为放假也没机会玩耍,所以游戏成了孩子唯一发泄的方式。我也做了反思,并跟孩子承认了错误。确实我除了家务的时间,有空还想抱刷手机,孩子一旦犯错误就爱搭不理,不能全身心接纳孩子,包括孩子的错误,有错不要紧一起帮助孩子改正这才是正能量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冷暴力,连当妈的基本职责也不做了,确实不合格。然后我们又谈到了控制这个词,孩子说我自从他上了小学就开始控制他,必须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达不到要求就暴力相向,偶尔轮巴掌,大部分时候语言暴力,我会以别人家孩子为目标要求孩子去达到那个目标,很少表扬基本以打压为主,以为通过激将法可以达到目的,没想到适得其反,孩子极度缺少乏安全感,缺少学习的动力,学得再好也达不到妈妈定的目标,还有什么学习的动力呢?怪不得人家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棵小树苗你怎么养他怎么长。现在的孩子不是以前的孩子,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他们感情丰富,知识面广,不是用暴力就可以控制的了的,我要多给予孩子爱,我儿子是个感情特别丰富的孩子,他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可能有了老二后,觉得老大大了不需要得到父母太多的关爱,老大出生时就他自己,他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里的,突然全家人的重心全部转移到老二身上,所以老大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是我忽略了老大的感受,所以说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的问题。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先把自己做好了,孩子不优秀都难。再优秀的孩子也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父母都没有那么自律,更何况孩子呢?只是父母没人能管自己而已,那么孩子还是要父母做好监督指导,在孩子每一个迷茫的路口,即使孩子走了弯路,也还是要父母去耐心的引领,把他们领到正路上来,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反复教育的过程,以后我要多跟孩子交流沟 通,订好计划、规则,给予孩子适当的休息玩耍的时间,做正能量的事情,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当中,不控制孩子,让孩子有自己的思想,错了可以改,而不是把孩子变成一个我能控制的木偶。
每天一遍父母规,督促自己变成更好的妈妈,与儿子一起成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