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尹老师的分享,受益匪浅。在当今社会成绩好坏成为评判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不仅增加孩子的心里负担,也使得家长焦虑,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一些家长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特长班,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的负担,孩子们的脸上也渐渐的少了发自内心的笑。适当的压力有助于孩子成绩的提升,但是强大的压力会让孩子反弹,厌恶学习,其实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特别是初中生,处于人生的第二个叛逆期。很多的父母会把好成绩作为孩子的奖励,奖励的价值随着孩子的年龄不断的增长,最初的小玩具到价值上千的奖品,甚至价值上万,家长的压力也逐渐的增大。所以现在的父母应该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的心里健康,而不是给予更多的物质奖励。
家长淡然的面对孩子的成绩,更多的给予孩子精神方面的奖励,少一些物质奖励,还孩子一个纯真的少年。考试成绩本身就是一种奖励,是孩子这一学期的努力的成果,不管是否取得理想的成绩,都应该给予鼓励,成绩好了,好给予鼓励,成绩不理想更应该鼓励,这只是孩子人生中的一次小小测验,并不能代表孩子的未来,给予充分的肯定,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孩子都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不仅是老师还是家长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孩子有奋斗的目标,比一次成绩的浮动更有意义。
考好了不奖励,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论我们有多在乎孩子的学习,都要将这种在乎锁在心理,更不要表露在语言和表情上来。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学习上的退路,给予孩子考不好的机会,给予他们一个轻松地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