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三个星期了,孩子们也渐渐适应了这种有规律的两点一线生活。这也是我喜欢孩子在学校的原因——有规律。
早上和朋友聊天,都说孩子最近变化很大,一致认为升入四年级后孩子变懂事了。不再是那副一脸不耐烦,听不进去就跟你犟嘴的样子,写作业也不再磨磨蹭蹭,主动性提上来了。这几天看着雯泽放学回来赶紧写作业,写完自己对照检查,需要我录视频或是签字的时候才找我,居然有种失落感,这种失落感来自两个方面吧,一个是感觉不被需要了,另一个感觉马上就要跟不上她了。但更多的是高兴,孩子在一天天进步,懂得也越来越多,即便有一天把我拍在沙滩上我也是乐意的,估计这也是唯一一种渴望被超越的关系吧。
虽说总的状态还不错,但细节上还需要再加把劲儿。开学到现在作业基本上都会在七点半前完成,按理说可以为练琴还有阅读腾出更多的时间来,但能拿出来的成果不多。先说比较遗憾的地方:①想做的每周三篇现代文阅读和一篇小古文阅读依然没有实现,这是暑假结束时立下的flag,想到这就蔫儿了;②英语拓展进度太慢,好不容易开了个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按计划严格实行。其实主要就这两点,本来觉得用以前晨诵诗词古文的时间和劲头,同样用在听读英语上,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就算是水泥地也能滴上几个小窟窿吧。可真难,开不了窍,终于昨天在习题上遇到个生词,她一口喊出来,说经常听丑小鸭音频听得会读了,我内心那个激动啊,心想终于滴水穿石了,可冷静下来觉得真的还差很远。但我也不能这样就放弃呀,想办法继续吧。要说进步也是有的:①最近练琴似乎找到感觉了,节奏感上去了,学得也快了,这一点还是蛮开心的。②再就是音标+自然拼读,虽说坚持的比较差,但可能之前读单词时经常会给她提到一些字母的发音,所以学起来还挺快的。如果明年学制改革的话,今年和明年是积蓄知识量的关键两年,希望能珍惜这两年时间为上初中做好铺垫吧。
嘉阳也适应一年级的作息时间了,就是问起来语文数学这些学科还经常是一脸懵,想想入学前并没有教过他任何东西倒也不奇怪,好在老师讲的他大多能记得,也会尽量按要求去做,不求刚开始有多出色,只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一点点进步,靠自己努力获取成就感。日常学习中,许多习惯也开始给他加进去了,很多是没有衔接直接加进来,可能觉得时间到了,他能力可以接受,就是水到渠成的那种,一天一首古诗词,每日阅读,后面可能会加入练字和说写,他倒很坦然,大概也是认识到自己正儿八经上学了,有些东西又是看着姐姐一步步来的“躲不掉”,但这样也有个好处,就是会相互促进彼此的学习,形成一种很好的氛围。希望他们都坚持下去,努力从来不会骗人,相信有一天你会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
今天这算是阶段性小结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