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星期二 阴
今天晚上是第七期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实操课程的直播课,开始是董老师讲的《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说到青春期,我想很多人的脑子里立刻机会闪现出像这样的词汇:叛逆、早恋、暴躁、难以沟通等等,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身为父母能不能正确解码青春期的孩子呢?如果这节课让我来备课,我又能和家长呈现什么内容呢?
董老师在课程里主要讲了两个问题:1.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2.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在课上武校的一句话我非常认同,“作为一名讲师,你首先得改变家长的意识,如果意识改变不了,你讲的方法再好,他也吸收不了,落地不了”所以这节课如果让我备课,我会添加一些内容,就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在青春期的时候出现很多问题。
当我们的孩子在六岁之前,我们给到孩子的都是爱和欣赏,给孩子注入了心理营养,给到生命的能量,可是当我们的孩子渐渐长大,我们的要求变多了,挑剔多了,指责多了,我们给孩子的就变成了黑暗养料,孩子的青春期是一个伟大的时期,身心发展很快,他开始有了质疑,他会暂时把自己隔离起来,你曾经给过他的黑暗世界,他开始自我疗愈,他用厚厚的茧把自己包起来,如果你不学习,你看到孩子在茧里,你会很焦虑,很生气,不会强迫他把茧拿掉,让他飞出来,比如强迫孩子重回学校,断网断电摔手机,但是茧外的温度还不适合他出来,他需要把茧里的酶消化掉,脱胎换骨后才能出来,而我们家长学习就是营造这种适宜的温度环境,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孩子有自愈能力,我们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要去发现他的优势,去掉你的评判,允许别人成为别人,孩子成为他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破茧化蝶。
做一名学习型父母,成长型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场自我修行的过程,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