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第七期家庭教育指导师实战课感悟 亲子日记(140)
今天晚上8点准时登录实战课直播。从直播开始,武校首先表明今天不会形成回放。先看十分钟的直播,再由组长分别进行讨论直播触动你的点和发表不同的观点。由于没有回放,我会聚精会神的看,跟有回放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态度。如果有回放会明天抽时间再看一下,巩固一下内容,虽然大部分是没有时间去看。另一个点是要求发表观点和想法,深有压力,如果让我回答我会怎么答,所以看得,听得、记得会比较详细,跟上思路。就跟孩子们在学校里上课一样,没有回放,只有一次机会。
首先总结一下视频中的主要内容: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首先讲解了青春期表现的问题,家长看到的是叛逆、难以沟通、早恋、暴躁,情绪化,不可理喻,没有学习动力。而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热情、奔放、活力、创新、勇敢。不同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青春期标志着孩子的成长,身体、心里的发育。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再次讲解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分析,①需要同伴认同;②有强烈的价值感;③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④渴望自己的独立空间。讲解了进入青春期,大脑发育最快的一个阶段,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弱,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最后讲了了如何帮孩子度过青春期的方法?①规则 是建立在双方都认可的基础上,②动力 是要从关注孩子需求出发的;③沟通 是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学会倾听,解读孩子真是想法。
5个组长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从另一个角度看了青春期孩子的优点,而不是只有缺点,也就是把缺陷思维转变为优势思维,发现优点、放大优点,不要盯着短处不放,心态放平,陪伴孩子平安度过青春期。青春期并不可怕,要未雨绸缪,学习家庭教育的,找到问题的根,找到问题的背后,然后去解决问题,家长和孩子比心智,比智慧,做到自我,本我,超我的统一性,家长没有内心冲突,看什么都顺了。心里不足,看啥都不行。进入青春期孩子已经是个小大人了,有自己的主观认识和朋友圈,她也会做出一些动作和行为,引起父母的关注,与父母进行权利之争,严重者会出现报复、立家出走、自残甚至自杀来发泄她的不满。父母要关注她的行为、状态,让她体会到父母的重视、关爱。把我们的焦虑、否定放下。给他们交朋友、爱美,爱表现自己的空间和机会,放手成长。让他们在不停的与同学、老师、社会接触、沟通、碰壁中成长自己。
听完这节课联想到我家老大,今年14周岁,初中9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从初中7年级已经表现出青春期的叛逆,会敷衍我,有时我说多了,会直接不说话。一个听话的小女孩,突然变化成这样,我真有些不适用。她自己在房间里从来都是关着门。直接在门上贴着一张纸,请敲门!我们也会尊重她,临进去的时候会敲敲门,大多数是不进她的房间,给她自己留下自己的空间。中间也吵过几次嘴,我也动手打了她几次,有一次吵架就是因为我在路上凶她了,会被人笑话,死活不回家了。特别是有了二胎弟弟的存在后,我们一直认为她应该让着弟弟,弟弟还小。她每次都是说,凭什么,我就是喜欢听他哭。自从听了武校的课,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老大应该放在首位,她认为弟弟剥夺了她全部的爱,老大安整个家庭就安,老二会跟着老大学,不要认为老二小,就偏袒老二。从武校的课上我学到了少唠叨,多表扬,多鼓励。和孩子勤沟通,关注孩子的变化和成长,支持孩子交朋友,全纳孩子,慢慢放手,让她走出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