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 周三于开平市 天气热
今天心血来潮再读《曾国藩传》,发现曾国藩立志做圣人最重要就是每天写日记,而且从凡人到圣人也是一个漫长的自我革命的过程,中间也有拉锯、倒退、后悔等过程,因此觉得自己也是在浪费生命,也应该给自己立个长远的目标,但又不敢给自己定做圣人的目标,那就先做个贤人吧。
1、每天看书半小时;2、每日写日记自我反省与精进修行;3、每天锻炼身体半小时。
先立三个flag吧,贪多不烂。今日反省自己的应该是昨天晚上睡的太晚,导致今天精神恍惚,给网点辅导的过程中不够清晰和认真,没有深度为客户解决问题。明天补上话术手册!
经过不断的失败,曾国藩领悟到,去除性格深处的缺陷,并不像戒除一项单纯的嗜好,或者割去一个良性肿瘤那么简单。吸烟有形有迹,戒烟只需要做到一条:手不碰烟具即可。而更多的性格弱点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它是多年形成的,与人的其他部分血肉交融成一个整体,远比烟瘾复杂、隐蔽,并非可以用解剖刀单独挑出来割掉的。“学做圣人”是终生的事业。许多根深蒂固的缺点、毛病,通过一时半会儿的“猛火煮”,不会彻底改掉,只有用一生的时间去“慢火温”,才有可能慢慢化解。
因此,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而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
因此,曾国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曾国藩一生不断强调恒之重要性,他说:“有恒为作圣之基。”他在写给几位弟弟的信中说: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50]
要做到有恒,当然很不容易。曾国藩说:“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为一代之伟人。”[51]曾国藩也经常遇到熬不下去的情况。在这个时候,他只有一个办法:以强悍的蛮劲打通此关。他以练习书法为喻,说明人在困难、倦怠、麻木面前应该如何做:“(写字写到)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做个好汉!
韩璐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