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9.星期六,小雨。
亲子日记第955篇
今天武校的教育碎思感动了我,亲人们的留言深深的触动了我,所以我把今天碎思摘抄到我的日记中,想必将来一定会让我的子子孙孙受益匪浅。
要想养育优秀子孙,读书是必由之路,这是“诗书传家”。要想家族兴旺发达,与人为善是根基,这是“道德传家”。黟县宏村,一个令人惊叹不已的传统名村。
宏村,位于黄山西南麓,村域面积19.11公顷,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已八百多年。
宏村是一座“牛形村落”。俯瞰整个村庄,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民居为牛躯,水圳为牛肠,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河溪上架起的四座桥梁作为牛腿。
宏村的建筑为徽派风格,现完好保存下来的明清民居140余幢,主要景点有:月沼、南湖、南湖书院、承志堂、宏村水圳、古树、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
是不是很吸引人?
笔者此行黄山市的目的地之一就是宏村,也是几位朋友竭力推荐的。
在宏村,最重要的人文景点就是承志堂了。
据导游介绍,承志堂最值得看的是建筑结构和木雕。
承志堂,建于1855年前后,砖木结构,全屋有木柱136根,大小天井九个,七处楼层,大小60间,门60个,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承志堂的木雕,大多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且人不同面,面不同神,有较高艺术价值。
而笔者,却被承志堂的一副对联深深地吸引住了。
图片
图片
上联是:要好儿孙必读书
下联是:欲高门第须为善
一语道破育儿旺家的真谛。
要想养育优秀子孙,读书是必由之路,这是“诗书传家”。
要想家族兴旺发达,与人为善是根基,这是“道德传家”。
古语道:“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更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而承志堂里这副对联,已占了道德、诗书传家两大“法宝”。
在这里,道德传家是“道”,诗书传家是“术”。道与术相互支撑,才有了清末盐商汪定贵的家业兴旺。
另外,从这幅对联,还可以看出商人汪定贵深谙“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的道理。他在告诫子孙,何为真正的“传家宝”。
汪定贵何须人也?
汪定贵,字廷魁,生于清道光年间。他童年时在南湖书院念书,因才智过人,很受先生赏识,学习成绩更是名列前茅。汪定贵16岁读完私塾,随本村长辈赴江西九江当学徒,开始了商贾生涯,后到安徽芜湖聚顺盐号当伙计。
汪定贵处事谨慎、办事稳重,获得老板信任,没几年便回到江西九江独自经商,渐渐成了九江的富贾,积蓄了大量资金。到光绪末年,汪定贵已跻身徽州巨贾之列,名噪长江中下游。
有了家业钱财,汪定贵开始谋划官宦之道。
光绪末年,汪定贵花钱捐了个“五品同知”的虚职官衔。
自此,家族步入权贵之列。
八十岁以后,汪定贵将生意交由后代儿孙管理,大多时间潜心佛教之道,并与当地乡绅主持宏村汪氏宗祠等事务。
91岁,汪定贵在宏村家中无疾而终。
汪定贵,修得好!
正如他家后堂的另一副对联所言。
上联是:心作良田百世耕
下联是:善为玉宝一生用
心作良田,是积德行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厚德方能载物。
这里的“物”既是财,也是才,都属于积德行善的回报。
这样的回报,一生享用,恩泽后世。
笔者常说的人生精彩三段论是:少年惜福,中年积福,老年享福。
汪定贵,少壮时做到了惜福、积福,所以最终无疾而终,这是人生最大的福气,也是最大的回报。
他,享用到了。
在汪定贵身上,还有六个字——拿得起,放得下。
从起步学徒到执掌庞大的商业帝国,就是“拿得起”。
从富甲一方到颐养天年,就是“放得下”。
人世间,“拿得起”的人本就不多,且还能“放得下”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
汪定贵做到了,所以他能寿终正寝,无疾而终。
真应了老子那句真言——君子有造命之学,命由我立,福自己求!
家长朋友们,从承志堂的两副对联您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
亲人们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