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边的亲子日记中,我写到了我有一个强势的妈妈,她说东我们不敢往西,她说摘星星我们不敢摘月亮。妈妈这样强势的教育对我造成的影响就是做什么事情都唯唯诺诺,生怕犯错会承担后果。极度的缺乏自信,即使有时候领导让我干某件事情,我也能推就推,理由就是自己的能力不够。
去年暑假我去包头一个朋友家,带领她家孩子及我自己的小孩儿在楼底下玩耍,不一会儿,一个小女孩儿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我们正玩耍的开心之时,他的电话手表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了妈妈严厉的责问声:“我让你下楼跳绳,你在干什么?”小女孩惊恐地说:“我们在健身器材这儿锻炼身体。”他的妈妈暴跳如雷的吼道:“我让你玩健身器材了吗?我让你做的是跳绳,你听不懂话吗?活动时间五分钟到了,赶快给我上楼!”挂掉电话手表,小女孩急匆匆的走了。
无巧不成书,我在回家的路上,乘坐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兴冲冲的向他报告已完成了作业,司机特别高兴地夸奖了儿子一番,然而,此时电话那头却传来了她妈妈的河东狮吼:“你完成了xx作业,还有xx作业呢,快给我去写!”司机无奈地挂断电话,抱怨说自己不想回家,不想看到妻子那么严厉的管教孩子,他多么希望妻子能让儿子在学习的同时,能有更多的休息空间。多么希望家人之间能够心平气和地交流。
我想事例一中的妈妈为什么那么强势呢?孩子玩跳绳可以健身,玩健身器材难道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吗?事例二中的妈妈在孩子完成一项作业之后,可不可以给她一些休息时间?在儿子与父亲的通话中,同样在父亲的面前表扬一下儿子呢?
今天上午吃罢早饭,我叮嘱女儿去写作业,可是她呢悠哉悠哉地画了起来,我刚要打断她的创作,想起了以上两个事例,我问自己:难道孩子必须在此刻去写作业吗?她先紧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不行吗?我相信她在干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后,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完成功课。于是我默默地坐在沙发上,欣赏她创作的样子,只见她一会儿构思所画的内容,一会儿勾勒轮廓,一会儿又反复修改。我想到学过的课文中提到著名画家罗丹在创作的时候不也是这种聚精会神的样子吗?如果罗丹少年创作时,他的旁边有以上两个强势的妈妈,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他最终能成为杰出的艺术家吗?
我想那些强势的妈妈之所以控制欲那么强,一方面是来源于她内心的不安全感,比如事例一中的妈妈害怕自己的孩子不跳绳就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事例二中的妈妈则认为,孩子完成一项作业就去休息,这样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或者担心完不成作业会遭到老师的批评。然而,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过于自信,他们深信自己的育儿理念是正确的,他们深信自己给孩子规划的成长道路是正确的,他们深信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成长,才会更好地成才成功。
然而,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成长道路,我们只能顺着孩子的天性去引导孩子成长,有一种成功叫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一种成功,就是把自己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开发,有一种成功叫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