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341篇 星期天 多云 2022年10月30日
“温水煮青蛙”的道理大家都懂,在舒适区待久了,人容易变得懒散倦怠、安于现状,以至于不求上进。
但其实原地踏步,没有上进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力的下降,你的舒适圈可能在逐渐缩小。 我们的努力程度影响着我们的能力,而我们能力的大小决定了我们舒适区的边界。我们越努力,能力会越来越强,我们的舒适区也随之越来越大。相反,如果我们越放纵,能力会越来越弱,我们的“容身之所”也会越来越小。
刚刚读了洞见的一篇文章《被杭州三位家政阿姨降维打击后,我顿悟了“后疫情时代”365生存法则》,文章说的是杭州三位家政阿姨,她们年过半百,家底丰厚,却依旧忙着赚钱,搞副业,工资收入碾压了不少年轻人。利用身边每一分钟,每一个资源搞钱,简直是“大龄卷王”。 与之相反的是一位985大学炙手可热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一毕业就轻松进入大厂,工作轻松而且薪资丰厚。而他乐得清闲,每天做完自己的活,就开始心安理得地在公司摸鱼,一混就是六七年。而当公司效益不好裁员的时候,首当其冲的就是他,毫不在乎的自认为自己学历高肯定很快能找到工作,殊不知多年的躺平不思进取,使他工作技能毫无长进,一个徒有其名、不思进取的人自然不会受人中用,在混日子中浪费的时间,最终都会变成生活的深渊。
沉溺于舒服、不思进取,当这个世界发生变化,你没有足够能力与价值,只能被无情淘汰。这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代,“黑天鹅”随时都会降临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上。当大浪来袭,想要保证自己不会溺水,你必须要懂关于“后疫情时代”的365生存法则。
未来社会,3种人将会被社会淘汰。
《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红桃皇后说过一句话:我们努力奔跑,只为留在原地。大江东流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奔跑,很多时候淘汰你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一是舒适区上瘾的人。
时代抛弃你,不会跟你打一声招呼。不管你身处哪行哪业,都需要具备危机意识。让自己时刻保持在刀尖上起舞的警醒,别成为那只温水里的青蛙。
二是拒绝拥抱变化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一直在变,不变的,唯有变化本身。当今社会,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浪淘沙中,那些固守自封,不肯接纳新鲜事物的人,注定会被社会淘汰。
三是职业上可有可无的人。
心理学上有个“慢马定律”。偷懒的马上一秒还在看不起卖力运货的另一匹马,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下一秒,就被主人送进了屠宰场。这告诉我们一点:如果你可有可无,没有实实在在的价值,那么就离淘汰不远了。所以,那些手里工作随便一个人都可以代替的人,一定要小心了。
后疫情时代,6种人将会脱颖而出。
每一场危机过后,都会有人倒下,同时也会有人遭逢机遇。以下这6种人,一定是历经大浪淘沙,依旧屹立不倒的人。
一、懂得未雨绸缪的人。
同样是失业,有的人立刻天塌地陷;而有的人早已备好“风险资金”,足够过一大段安稳的日子。很多时刻,我们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当你懂得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在风雨面前保持体面,活得从容。
二、有一技之长的人。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同一个行业,薪酬待遇却相差悬殊:
普通月嫂一个月5000元,金牌月嫂一个月2万;
普通会计一个月6000元,注册会计师年入百万;
普通设计师一个月7000元,顶级设计师一张海报几十万…无论身处哪个行业,只要你能将专业打磨到极致,拥有一技之长,就会始终在社会拥有一席之地。
三、有斜杠能力的人。
这个时代,永远没有所谓的“铁饭碗”。你修炼的技能越多,抗风险能力就越强。利用业余时间,找到你擅长的领域,不断提升技能水平,才能让收入结构多样化。不管怎样,多一份收入,就是给未来上一道保险。
四、持续学习成长的人。
《百岁人生》的作者曾预言,每隔5-10年,我们的工作就会遇到一次挑战。也就意味着,我们将随时面临职业的转换和技能的升级,更新职业技能将成为常态。未来世界,相比学历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平常多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学习、精进自己。你的自我增值与更新,就是为未来增加筹码。
五、独立思考的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诱惑从四面八方涌来。今天听人说某某股票不错,就立刻入股;明天听说直播卖货很火,就立马想创业。听风就是雨,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轻易被外界的声音绑架。
六、内心强大的人。
《反脆弱》一书中,提到过两类人:一类是“达摩克利斯”,他的头上悬着一把剑,用一根马鬃吊着。这类人难以抵抗任何风险,剑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杀死达摩克利斯。第二类人是“九头蛇”,每砍掉一个头,会新长出两个头,比原来更加强大。疫情之下,生活充满了变数,焦虑、迷茫成了人们常态。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早把自己练成了九头蛇般的“反脆弱”体质。哪怕陷入绝境,也能触底反弹,愈战愈强。
请逼自己养成这5种思维方式。
如今一张文凭走天下,一个单位待一辈子,开个门面就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不去改变脑袋,就无法改变口袋。跟朋友们分享新时代的几种底层思维,一定要逼自己养成。
1. 空杯思维
每个人都像一只杯子,盛满自己的想法。可想要学习新东西,就要空杯以对,腾出地方来承载。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要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时常放空自己,多吸收新的知识,才能不断成长,蜕变。
2. 破局思维
裸泳的时候,活下来的只有两种人:要么带了救生圈,要么能火速找到救生圈。面对变幻莫测的形势,有些人固守自封,始终抱着救命稻草,舍不得放手;有些人却能及时转变思路,就像旅行社开发就近游新业务,餐饮业开始转行做直播,分享美食传授做饭技巧;这就是所谓的“破局思维”,只有敢于打破现有的局面,才能让自己迭代升级,闯出一片新天地。
3. 移植思维
职场上有个词叫做“可迁移能力”。意思是说一个人积累的经验和工作能力,更换到其他行业依旧适用,而且还会更加出色。如董宇辉,从新东方的英语老师,到东方甄选的王牌主播,实现了完美转型。就是因为他在当老师时所练就的底层能力,迁移到直播中依旧适用。一个人的可迁移能力越强,可选择工作的自由度就会越高,未来的路就会更好走。
4. 深井思维
挖一口水井,前30米,60米,120米,都可能看不到水源;但或许在第121米的时候,就能看到一条涌动的地下河流。如同麦家所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聪明人,最缺的就是跟自己死磕的“笨人”。有时候成功没什么太多技巧,就是默默地坚持,笨笨地熬。找准方向,持续深耕下去,相信你一定会获得岁月的馈赠。
5. 复合思维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那些优秀的人,基本都是身傍多项技能。他可能业务能力强,口才好,情商高,有执行力......如今各行各业竞争压力大,单一技能的价值已经逐渐降低了。俗话说得好:技多不压身。当你成为A+B+C+D的复合型人才,机会自然也会越来越多。
▽
最后,分享给大家一段我很喜欢的话:
我不断提醒自己,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不要等到下大雨去修屋顶,真的遇到大风大雨的时候先躲一躲再说。时代的浪潮打来,我们每个人都被裹挟向前,谁也没有办法独善其身。可哪怕世界再瞬息万变,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自身的能力、态度、价值。
潜心修好自己的屋顶,任风雨再大,我自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