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网络发达的互联网时代,电子游戏成为了孩子们最向往,最迷恋的也成了家长最焦虑的问题。就在昨晚武校给我们增加的实操课程《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应该怎么做》就像一场及时雨,缓解了我心理上极大的焦虑。
家长们普遍认为
游戏=不务正业=玩物丧志=问题孩子,是的,确实如此,每次看到儿子玩游戏我那颗焦虑不安的心就静不下来,就一味的认定儿子是沉迷于游戏中了,就利用各种办法来阻止他玩游戏,比如手机改密码,把平板藏起来,但是他会凭着对我的了解轻松破译我的手机密码,平板也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他甚至公然对我说“妈,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找不到”,而且后来他把平板找出来之后,玩完之后他也会藏起来,让我找不到。可能真的像武校说的那样,后来他享受的不是玩平板跟手机而是享受跟我跟我玩躲猫猫的游戏。我没有摔过手机,但是我几乎每次跟儿子发火都是因为玩手机,尽管当时他也道歉,但是依然阻止不了他继续玩游戏。现在学习了家庭教育之后才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做法是最无效的,不仅没有让儿子戒掉游戏反而破坏了亲子关系。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孩子沉迷游戏的真正原因是,游戏可以不断重启,并且没有任何惩罚可以让孩子有越挫越勇的士气,游戏里可以跟伙伴组队,彼此配合,合作让孩子有一种被认同和归属感,孩子在游戏中可以呈现理想的自己,可以扮演他想要的角色,包括外貌上和技能上的选择,他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孩子之所以在游戏里去寻找这种满足感,恰恰证明了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的正是这些。如果孩子孩子能在现实中获得这样的体验,那孩子还会沉迷游戏吗?
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戏还在于我们家长错误的示范,自己整天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不是玩游戏就是刷视频还总是责怪孩子玩游戏,自然对孩子没有说服力,更容易让孩子起逆反情绪,再就是对孩子缺少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生活单调没有挑战性。
我们既然了解了孩子沉迷游戏背后的真正原因,那么就让我们以身作则,身教言传,多理解、关注孩子,改善亲子关系,然后给孩子培养更多更广泛的兴趣爱好,帮孩子找到成就感,满足孩子的价值感。当我们不再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命令孩子的时候,相信孩子是愿意跟我们用心交谈的。其实归根结底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缺少家长真正的关注与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先丰盈自己,再去正确的影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