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星期五
当下正处于网络信息时代,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上至白发苍苍老人下至步履蹒跚的孩子,都免不了要与信息网络接触。网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疫情期间孩子们网课,若是没有信息网络的支持是无法实现的;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天南海北的东西,没有网络是无法实现的,疫情期间各种物资的供应,调配,也是需要信息网络的支持。我们可以在网上缴纳各种生活费用,可以在网上预约医院挂号,可以在网上办公,学习,办理一些业务,等等,网络给我们节省了好多时间,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高效,网上聊天,看电影,追剧,刷小视频等等,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在这个时代,要是不会使用网络,就可能要面临与社会脱轨。既然信息、网络都是时代的产物,是科技进步的表现,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掌控网络,与网络和平共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就是那湾表面看似温柔,实则“危险重重”的“水”,可以说是“笑里藏刀”。“水”能造福人类,也能摧毁一切,“网络”也是如此。我们的祖先大禹治水采用的是“疏而不堵” “疏”,可以是提前加固,疏通,拓宽水流渠道,修建水库等等,旱季的时候用来储存水,灌溉田地,雨季来临的时候,能够迅速排水,不至于泛滥成灾,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大禹治水的智慧,来管理我们与网络的生活。在孩子还没有迷恋网络之前,甚至是刚刚接触网络的时候,制定好规矩,在规则范围之内,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网络环境,父母做好示范,自觉遵守规则,与孩子互相监督,孩子才不会一而再的破坏规则,触碰父母的底线。允许孩子使用网络,允许孩子接触手机、电脑,但前提是要遵守规则。每个孩子都喜欢规则,规则给他们带来安全感,规则告诉他们什么是最后的底线,规则告诉他们要想自由就不能“跑到规则之外”,并且孩子们也愿意遵守规则,以此来表明:他们是守规矩的好孩子,表明他们可以做到约束自己,表明自己是个说到做到,守诚信的孩子。
“疏”不仅在预防上有很大的作用,“未雨绸缪”,还可以在“治疗”上有很大的帮助,当发现孩子已经出现沉迷网络的征兆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武断的制止:抢夺手机,断网,黑科技等等,这都是“堵”的方法,但是能“堵”得了一时“堵”得了一世吗?只顾一时的安宁,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隐患,谁都无法预料的隐患,犹如火山喷发,一发不可收拾。作为父母谁都不愿意把孩子推到我们的对立面,谁也不想把孩子逼近死胡同。所以,一看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万能方法,而是要透过问题——“沉迷网络”这个表象,看背后的本质,追根溯源,从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着手,以此来寻找问题的根。找准了根,才能对症下药。爱孩子,就不要整天忙着揪孩子的错,揪孩子的小辫子,而是要觉察父母本身,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父母的影像,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家庭问题的投射,所以不要舍本求末。
人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物种,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喜怒哀乐,有思维能力,所以人总有冲动的时候,总有无法约束的时候,“第一逆反期”“第二逆反期”“更年期”等等,身体的成长,生理的发展,自然的规律,总有“身体”的发展和“大脑”的成熟不同步的时候,总有身体不受大脑指挥的时候,所以就出现了一些“不可理喻”的行为。所以说此时的“疏”就发挥的更关键的作了,疏导情绪,解开心结,只有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尽量顺其心意。心顺百顺,情通理达。一个家庭里既有情也有理,那么“家和万事”不在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