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星期四晴
非常高兴能够加入到亲子日记撰写的大家庭,也非常有幸参加了第七期家庭教育的学习,武校不只一次的提到,这一期的学习会一直持续下去,学习就是要有个持续性,不然一但中断了,所学的东西就慢慢的生疏了,尤其是家庭教育的专业知识,平时没有机会学习这些有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如果不去持续的学,并且学以致用,那么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堆文字,学过了,就真的过去了,被大脑封存遗忘了。因此,能够遇到这个持续学习的机会,真的是有幸至极,并且每周既有家庭教育的课,也有家庭指导的课,学习和运用才能真的实现结合了。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学习,是为自己学的,是一种“我要学”,是一种“内动力”,哪怕一次只吸收了一点点,领悟了一点点,学以致用了一点点,时间久了,终会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也一样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为了一个结果;相反,为了拿到一个证,为了多得一些积分,却不去关注学习的内容,学了之后就接着放下了,就像是孩子们的学习,若是单纯为了考试的成绩,不去静心的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即使好的成绩,能够带来优厚的奖励,那个“奖励”所带来的动力,也是有限的,甚至会让孩子生发出一种“贪念”——给的奖励不够多,不能满足我,我就不学。我们苦口婆心的教导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学习最后受益的是自己,”但是孩子依然,赶也赶不动,即便打也没有用,为何?孩子学习的内动力没有启动起来,外动力越大,反而对孩子内驱力的启动没有好处。所以家长要持续学习,并且学以致用。
心理学上有一种概念“最近发展区”。武校的直播课,讲到了一个“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提前学习爬楼梯的那个孩子,也没有比另一个孩子早学会爬楼梯,为什么?我的一直在倡导“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于是在幼儿园的中班孩子就开始学习背乘法口诀,开始学习写字,学算数,即使这样家长觉得还不够,“不早点学,上了小学就跟不上,就很吃力”这样的说法看起来也没有错,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到“孩子自身发展的能力达到了吗?”孩子懂“三五十五”是啥东东吗?孩子的小手能横平竖直的写好了吗?哪怕我们习惯用右手的成年人,用左手写字,也很难保证写的漂亮呀!所以说“跳一跳,摘桃子”孩子都恨不能坐直升机,也够不到,我们家长却用我们的思维来评判孩子,不就是个“小九九表”吗?不就是写个1、2、3吗?,不就是写几个简单的字吗?有那么难吗?如果说,让我们只有小学的文凭,而我们上中学的孩子拿着书本考我们“这么简单的英语单词都不会,真笨!这么简单的数学题都不会,干啥吃的!”我们心里会怎么想呢?
所以说,当我们的能力比孩子强的时候,不要用我们的思维能力来考验我们的孩子,因为当孩子的能力超过我们的时候,也会被孩子们嫌弃,因为当年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啊!“挖了个大坑,最后把自己埋起来啦”家人们心甘吗?所以不要再傻呼呼的去挖坑了,修好路,修好自己,才能和孩子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