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 晴 周三 第306篇
很期待每周都可以得到武校长的知识充电,感恩加入优秀的团队,感恩团队里有能干的孙主任,在直播间里我还没有整理完笔记,孙主任就已把我们的互动分数整理好发到群里了。真是高效率我很佩服您的做事风格。
武校讲的主题是 《发展心理学》,从儿童心理学发展而来的。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两条主线是认知和社会化,认知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智力。社会化包括情绪气质、价值、人际关系、道德意识、自我意识和人格。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心理发展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描述一生的全部的过程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发展的整体性,包括系统性和互动性,互相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关系进行的个体与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主客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内容是年龄特征也就是本质的特征和年龄阶段特征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认知。方法是横向比较研究,纵向研究也就是长时间的跟踪研究,纵横交叉研究是利用了中庸之道。
通过高尔顿的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华生讲的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施太伦说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发展,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维果茨基说的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也就是最近的发展区,就是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也就是伸伸手就可以够得到。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主客相互作用的结果,主体的能动性。有四个方面,图示、同化、顺应和平衡。图示就是认知结构,比如与整理归类啊,改造啊!同化就是纳入整理收纳进来,顺应改变成见适应环境进来的,平衡达成稳态,主要是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技能,主动趋向达成平衡。
心理发展的年龄段是以认识结构的特点为标准的,是皮亚杰提出的。
感知运动阶段是0到2岁前,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是两岁到七岁,有五个方面来介绍,第一也就是泛灵论万物皆有灵性,第二,自我中心主义,也就是同个人的视角出发,通过三山实验来考证,也就是换位思考,第三不能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四思维的不可逆性,第五缺乏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是七岁到12岁,具有守恒性行为逻辑性。
形式运算阶段是12岁以后,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已经演绎性质的变化。
埃里克森通过用八个阶段来说了心理发展的阶段过程。
婴儿前期0到2岁是信任对怀疑 — 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2到4岁是自主对羞耻 — 意志品质
幼儿期4到7岁是主动对内疚 — 目标品质
童年期7到12岁是勤奋对自卑 — 能力品质
青少年12到18岁是同一对混乱 — 诚实品质
成年早期18到25岁是亲密对孤独 — 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25到50岁是繁衍对停滞 — 关心品质
成年后期50岁以后是完善对失望 — 智慧品质
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内动力是指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和自发展的心理动力,外动力是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印刻效应,也就是关键期,四个月是视觉发展的关键期,两个月到三岁是情绪发展的关键期,3到6岁是口头语言发开始学习的关键期,3到6岁人格发展的关键期,4到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0到5岁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7到12岁是品质养成的关键期。
通过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我的感悟是发展心理学是针对每一个孩子的年龄段,进行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分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从内心里去发现孩子的不同,不同年龄段时期去了解孩子的不同。用最科学的方法培养我们的孩子,做新时代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