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抓紧时间!”这个场景,我想家长们并不陌生,早晨确实是家长,尤其是妈妈最抓狂的时间,上学快到点了,三遍五遍叫不醒,终于起床了,脸没洗,饭没吃……不急不躁,蜗牛爬行的速度进行着,好不容易上车要走了,书包忘了拿,口罩没带……
放学刚到家,书包随手一扔,就跑着出去玩……
晚上或周日写作业时,也是不慌不忙,能拖就不会提前完成……
父母忍不住极不耐烦的对孩子大吼大叫,催促!唠叨!
可孩子越催越慢,甚至习惯了这种唠叨,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还是按自己的节奏做事!
家长越催,越唠叨,孩子越烦,亲子关系越僵!
从老师发送到班级群里的周五推送《经常被催促的孩子,未来将充满隐患》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慢是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父母的不耐烦是因为家长善于用成人的思维看待孩子,用成人的节奏要求孩子。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
父母应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找到问题的“根”,“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写作业为啥能拖则拖,能晚不早?因为很多父母在孩子完成老师布置后,又会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任务,让孩子反感,感觉有写不完的作业,还不如晚一点,慢一点写,只写老师布置的。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怎会对学习感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每天给孩子充足的时间玩耍,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总之,对于孩子的磨蹭,慢节奏,想改变是有迹可循的,需要家长对孩子有足够的观察和了解,并愿意学习,调整自己的引导方式。
催促孩子是最无效,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