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在《学生的精神》中讲了三点学生的精神,用三个词来概括就是科学、委宛、坚强。其实,这不光是学生的精神,更是每个中华儿女都行具备的精神。
学习是一种精神,但我们的学习也应当有所选择,哪些内容是自己最需要的。当今社会信息网络丰富,人们可以从电影、电视、网络、书籍、广播各种媒体宣传中获得多元化的知识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却不全是正确的、科学的,就需要我们专心甄别、筛选,选择自己专业需要的、正确的、科学的知识加以学习利用,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再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的职业特点不同于其它职业,我们是孩子眼中的学术权威,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一定是最正确、最标准的答案,所以我们对知识的吸纳一定要留意科学的原则,决不能不懂装懂,含糊其辞,而要保存、旺盛的探究学习精神。
陶行知先生提出改造社会要具有委宛的精神,委宛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态度,是对教育的一种心态,也是对成长的一种等待。要想在教育中优雅地游刃有余,就要有委宛的精神和态度。
坚强的人格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却是一个人的人格素养和心胸气节。作为中国人,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一定要有坚强正义的人格,要有清白、自尊的气节,要有淡泊名利的心胸,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教师不应把自己混迹于社会的俗流中,而应以仰望星空的执着,坚守自己的岗位。教师形象自古以来就是正直、无私、虚怀若谷,两袖清风,只有具有这样的气节才可谓为人师表,才会被人尊敬,所以对老师来讲人格尊严、心胸气节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