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45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一舒一宸妈妈

2023.3.20星期五 晴天图像

亲爱的合育花开 筑梦未来群里的家人们晚上好!我是来自诸城的管清华,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读高二,二宝在幼儿园大班。非常高兴与优秀的家人们相遇在这美丽的三月,非常荣幸能参加我们的合育花开群的第176期家庭教育分享大会。感谢美丽主持洋洋妈妈的介绍,感谢王婷爸爸的文案编写。更感谢小泉妈妈给予我这次成长的机会。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绿化环境,美化人生!

看到这个主题,我首先想到了敬爱的杨善洲先生。图像

1988年4月,60岁的杨善洲同志光荣退休。省厅让他搬到昆明居住,并说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婉言谢绝了:“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大亮山海拔在1800—2619米。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地农民缺衣少粮,就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山光水枯,荒凉空旷,山石裸露,山间溪流逐年减少乃至枯竭,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人挑马驮,周边十几个村也陷入“一人种三亩,三亩吃不饱”的贫困境地。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村民只有进一步开荒耕种面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他说:“我是在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家乡人找过我多次,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但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至于具体做什么,经过考察我认为还是为后代人造林绿化荒山比较实在。”

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和锯木树都不长。”然而,杨善洲创办林场的设想和决心没有被动摇。他请地、县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到大亮山上作多次调查研究。他们带着帐篷,风餐露宿,徒步24天,进行了调查。经过调研,更坚定了杨善洲改变大亮山面貌、“种树扶贫”的决心,并将场址选在施甸县的旧城、酒房、姚关3个乡结合部的大亮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杨善洲同志意识到大亮山林场要发展壮大,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改变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进行多种经营。建场之初,杨善洲主要以种植华山松为主,在党的十四大后,他感到仅仅种植华山松不能最快的产生效益,林场要以林养林,要提高经济效益。于是,他们从广东、福建等地引种龙眼树苗,开辟了龙眼水果基地。施甸县的立体气候十分突出,高海拔地区常年云遮雾罩,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酒房乡供销社茶厂生产的袋装黑山银峰茶,1994年曾荣获省农业厅优质产品称号,供不应求。他们从中得到启示,也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还专门投资建了一个粗茶叶加工厂;另一方面,杨善洲号召林场职工开拓新的生产经营领域,他和林场职工的努力下,大亮山林场没有几年时间,就红火起来了,家业扩大、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出来。为了搞好多种经营,他们办起了茶叶基地,又建起茶叶精制厂,茶树也长得有半人高了,但正在这时,发生了一场鼠患,一只只肥大的老鼠几夜之间就把三分之二的茶树啃死了,人们辛勤多年的茶园毁于一夜。面对这挫折,有的人畏缩了,但杨善洲却没有被困难压垮。他鼓励大家,茶园毁了可以重新种植,人的精神垮了,事业就真正完了。他要职工振奋精神,重新与大自然搏斗。初建林场的3年,他们好不容易种活了将近3万亩华山松,有近400亩松树被一种叫紫茎泽兰的毒草侵扰死了,杨善洲又鼓励职工不要泄气,振奋精神重新再干。在他的鼓舞下,林场职工始终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

大亮山的生态修复,使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存。林场珍稀动物有黑熊、豹子、猕猴、凤头鸟、野鸡等,植物有银杉、楠木、白杏、雪松等,山石裸露的现象消失,风调雨顺,周边居民修枝打杈就能解决烧柴问题,通过合理采收干巴菌等山珍实现增收。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保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但由于大亮山的植被非常好,涵养的水源多,水量充裕,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在干旱期间仍然充足。2009年4月,杨善洲将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杨善洲植树绿荒山的故事讲完了,他用自己60年的工作经历和22年的大亮山精神,深深的感动着我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22年的坚持,多少的风霜雪雨,多少的艰难苦困,唯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坚持,才能铸就这一片绿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保护林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利国利民的宏伟工程。

三月时节,春风吹拂着大地,山川大地会慢慢地披上绿装,带给我们一片生机勃勃。

春天与植树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植树,比起这项活动本身,更可贵的是精神传承。中国林科院杨忠岐教授说,通过履行植树这项公民义务活动,在心里播下爱绿护绿的种子,我们就会迎来更美的家园、更好的未来。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里有“夸父追日”的传说,说夸父临死前扔掉手中柱杖,化为森林,造福于人类,反映我们祖先植树造林的美好愿望。

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礼记》中记载:“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说春天植树造林,是最大的道德行为。

昨天晚上我有幸加入到万校长主播的蒲公英直播间聆听杨老师、黄老师、荷花老师分享“亲子日记的魅力”。听完三位老师的亲子日记历程,真切感受到了老师们的魅力。亲子日记已经成为生活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杨老师的每篇日记里都渗透着家庭教育,她云淡风轻地说这是“水到渠成”,我想这是2000多篇日记,2000多天付出的水到渠成,她说“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黄老师分享时,我们跟着她一起流泪一起开怀大笑,这就是她极大的个人魅力,是亲子日记带来的幸福,谁写谁知道!多才多艺的荷花老师默默地为大家付出着,她既是美丽的主持,又给我们做了分享,是亲子日记带给了生活爱的连接,认识了这么多优秀的家人们!三位老师都已经活成了一道光,温暖了自己,也照亮了身边的人。她们把“助力生命成长,让爱传出去!”践行到了极致!

我感觉到我是直播间里最幸福的!今天我的日记已经写了452篇,在这452天中,有三个转折点,首先是武校长开启了我写亲子日记的列车,第一个转折点是秋语老师,让我认识了“父母规”,教我如何做合格父母;第二个转折点是万校长带我到直播间,与经典同行,让我的心灵得以净化;第三个转折点就是昨天晚上在直播间听三位老师讲述“亲子日记的魅力”,让我更有了坚持的力量!

我听着老师们的故事,我就是在乘凉,这不就是武校长洒下了“亲子日记”“家庭教育”的种子吗?先行的家长们已经长成大树,我们还是小树苗,我们一边欣赏一边前行,因为前辈们榜样的力量,我们可以走得更快,因为你们的引领,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汲取着你们的营养,走得更有力量。秋语老师说“亲子日记就是一部葵花宝典”指引着我们更好的成长自己!

感恩大爱的武校长,“亲子日记、家庭教育”的种子也必将在大江南北生根发芽,从绿树成荫,终将会成长为一片充满爱的森林,滋养每一个家庭!

走进“蒲公英的约定”直播间,读着《论语》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可乎?品着《大学》中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悟着《中庸》里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读经典,悟正念,开慧眼,结善缘,传统文化国之瑰宝,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茂密的森林,让我们在里面尽情的畅游,这里有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无尽财富,所以我们都是被幸福所滋养的“乘凉人”。

我们都希望居住的小区里绿树成荫,希望我们生活的城市花红柳绿,希望我们国家的秀丽山川永持久。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生机与活力,孕育着理想与希望。一颗颗嫩绿的小草,一片片鲜绿的树叶,一朵朵鲜艳的花朵,都是大自然中可爱的生灵,点缀了我们的家园,同时也点缀着我们五颜六色的生命。

每个孩子都是我们家里的小树苗,而这些小树苗就像杨善洲先生种下的无数个品种的树苗,习性各不相同。唯有家长们坚持学习,不断成长自己,才能陪伴着一颗颗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今晚的分享到此结束,第一次来这里分享还是很紧张与激动,非常感谢家人们的包容和聆听,谢谢家人们!

🌱🌱🌱

一宸背古诗打卡431《溪居即事》图像

亲子共成长,践行父母规,我在路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30245
推荐日记
《《教学勇气》心得4》
《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互相改变》》
《家》
《学习使人进步》
《246》
《日记》
《教学勇气(4)》
《不向自己低头》
《亲子日记323篇3月10日星期五天气晴》
《2023年3月10号=星期五@晴》
《教育勇气4》
《亲子日记第393篇》
《当老大的第二天》
《2023.3.10 晴 周五 护蛋行动 197篇》
《跟姐姐一起玩(第一百六十二篇)》
《两极分化的闺女(241)》
《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晴 410》
《2023年3月10日,天气晴,亲子日记第🔟天》
《2023年3月10日,亲子日记第一天》
《79写作业的问题》
《买水果》
《第10篇~《思维打开以后》》
《2023.3.10日,记录点滴生活第23天》
《3月10日亲子日记之十个优点》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
《口述日记》
《2023.3.10 周五 今晚又被表扬了》
《今天第二天啦》
《妈妈我害怕打针2023.03.10.(16)》
《2023.03.10 星期五 晴》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