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看孩子和别人的优点,看优点看的多了,看别人也就顺眼了。总看别人的缺点,就觉得别人有很多毛病。其实不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不成功就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件事情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的问题存在自身,或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正确,或者对这个问题缺乏科学指导,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和措施。缺乏相关的落实的措施,上课避免一言堂,不要光自己说,给学生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学生不说答案教师就可以不说,不让学生形成依赖的习惯。
思维的火花是最美的,善于思考才能够提高思维能力。一节课落实两个问题也是很好的,不能面面俱到,需要讲的就讲,不需要讲的让他自己问。学生基本上不问,不问就算了。问的话就反问回去。问的也是在这个问题里边很难从旁边跳出来,思维不是一般的方向。或许学生的水平有高有低,或许是他们的基础有点差,但是只要用心学多总结方法,落实重点内容,或许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还能每天进步一点点。让学生去讲,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有了成就感,有了自信心,或许就愿意去付出更多的精力进行学习。学习非一日之功,教学也非一日之功,接受现在的水平,能进步多少就进步,多让目标生总结。感觉只做选择题效果很弱,根本上是要背书,落实好基础知识,让知识系统化,能够整合起来。要不然基础知识不会,做选择就成了细枝末节的工作。浪费了时间,还没有效果。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学生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只要是觉着行之有效,就要加以落实,每节课让学生只做两个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负责深化拓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