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碎思(3)
前天我有幸再一次参加了书写培训,感觉受益匪浅。可是等我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各种各样的坐姿、握笔姿势以及运笔姿势时,不禁再次感到压力山大。于是,我又开始絮絮叨叨地强调了起来,效果不可谓不明显:起码坐姿那是立竿见影地好多了。
于是我又开始重点讲解握笔姿势,之后就让孩子们写字,我就来巡视一下握笔情况,期间发现还有几个孩子的握笔姿势一直改不过来,于是再次做了指导。
接下来我突然想到专家说过的一句话:很多孩子的支点找得不对。话说当时我还是为之一振的——这么简单的事情孩子们真的会出现失误吗?于是我决定亲自实践一下。
我先是站在讲台上,边做动作边讲解做为支点的小骨头到底在哪。接下来,孩子们也纷纷用左手的一根手指按着自己认为正确的小骨头展示给我看,而且脸上尽显得意之色:毕竟之前就讲过并且找过,算得上是一件轻车熟路的事情了。
我环视教室一周,觉得情况还不错,大多数孩子应该是找到了正确的位置。但是想到那句“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决定一个一个地检查指导一番。于是,我开始给每个孩子找支点。
起初几个孩子的情况还是让我松了一口气的,因为他们的支点找得很对。就在我为此而欣慰不已的时候,小豪疑惑的神情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用不确定的语气问我:“老师,是这儿吗?”我仔细一看,发现他竟然把支点找到手腕下方去了,但是从远处看的话还真看不出来呢。我顿时明白:专家老师说的情况在我们班也存在。然后,我给他找到了正确的支点,孩子豁然大悟地说:“原来这里还有一块小骨头啊!”我轻轻地点了点头,心中却五味杂陈:幸亏我一个个地检查,否则现在的自己应该还正在沾沾自喜着,而这个孩子还得一直困惑下去,因为如果我一句“同学们找得都很对”出口,他就会觉得自己也是对的,尽管这个支点用起来很别扭。
之后的时间里,我仔细地给每个孩子找支点,结果还真的发现有几个写字不错的孩子也没有找对支点,想到这样下去的话孩子的书写速度难以提高,我赶紧再跟他们强调一下找对支点的重要性。看到他们纷纷点头,我这才终于有了一块石头落了地的踏实感。
给所有的孩子找完支点后,我如释重负。同时也陷入深思:看来许多问题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样子。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在孩子哪里或许正是困惑之所在;而我们认为的难点或许正是孩子们早就理解了的。如此看来,多一些调查是很必须的。这不是正应了那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