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关系
马站二小1.1马梓晨5.2马梓强妈妈


责骂和吼叫,换不来孩子的成长。

批评孩子时,多看看这“十要十不要”原则,孩子会更爱你。

家长和孩子沟通出现问题,或者产生矛盾冲突,直接爆破点一般都是语言上出了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和孩子好好说话,形成正向的沟通和交流呢?

1.要共情,而不是同情

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应该用上“共情”,而非“同情”。

因为共情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感受到被理解。

同时,孩子的情绪也能得到释放,还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情绪的指导。

而同情,是站在我们大人的角度,以自己的感觉为导向,以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减轻孩子的痛苦。这样,最后要么实现情绪转移,但是,却不能得到情绪的指导。

比如,当孩子被同学误解了,如果父母表达:

“事情怎么会这样呢?我心里很难受。”

“这孩子太可怜了,还要被同学欺负,这些同学怎么那么不懂事!”

这是忽略了孩子的心情和感受,并且,也没有给予孩子情绪的指导。

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

“你被同学误会了,你心里感到很难受,很委屈是吧!你希望自己能得到同学们的理解,是吧!”

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被理解,情绪才会得到好的指导和释放。

2.要聆听,而不是选听

与孩子交流,需要用心地聆听。“聆听”的意思是集中精力认真地听。

如何聆听?“眼看”“耳听”“心思”三者并用。

“眼看”:看孩子的身体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是严肃认真的,还是吊儿郎当的;孩子的目光是游离的,还是专注的;孩子的表情是恐慌的,还是平静的。这些都需要认真地看。

“耳听”:听内容,听孩子表述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为什么做、怎么做等。听孩子的语气是平和的还是急促的,听孩子音量,大声还是小声,听孩子的重音放在哪儿。

“心思”:首先要思考事实是什么,孩子此时的感受是什么,他的想法是什么,他期待的是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和孩子交流沟通。

而“选听”,则是只听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没有真正投入地听,心不在焉地听,敷衍孩子地听,边做事边听,或者站在自己角度去主观地听。

这样,孩子的感受得不到重视;不被关注,不被需要的时候,就容易导致孩子和家长闹情绪。

3.要回应,而不是反应

“回应”是对当下保持一种觉察,对孩子的语言做出正确的理性的表达。而“反应”就是建立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形成了惯性思维后,产生的自动化反应。

比如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孩子对家长说:“你整天唠叨我,我不喜欢你。”

那么此时“回应”的方式是:“我的行为,让你感觉到不舒服,是吗?你可以说说吗?”

如果是“反应”,就会立刻马上脱口而出:“你这没有良心的,我天天为你好,你还这样对我!”

当我们在倾听孩子的时候,也需要正确地“回应”孩子。

“回应”是基于孩子的感受,让自己慢下来,去用心感受孩子的心情,再做出回馈。

孩子在说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表情回应:孩子高兴,我们跟着微笑;孩子伤心,我们也回应难过。

还可以用动作回应:孩子说话,我们点头,身体前倾;语言上要有回应,“嗯”“哦”“啊”等表示在听。

所以,与孩子交流,学会理性“回应”,而不是感性“反应”。

3.要对话,而不是训话

“对话”是双向的谈话,是交流互动的。并且是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给予孩子和自己平等争论的权力。

“对话”是有来有往,有接收也有发送;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

因为,好的教育都是在父母的每一次交谈和每一次互动中体现出来的。

而“训话”,就像上级对下级教导或者告诫的话。是不平等的,是单向的。

如果父母经常用“训话”的方式讲大道理,把一件事说得上纲上线,长期重复着同样的内容,老调重弹。

表面上看,每句话都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长期这样训话,就容易让孩子形成“习惯性模糊听觉”,最后容易引起孩子反感,负面情绪也会逐层升级,最后影响亲子关系。

4.要询问,而不是盘问

“询问”是征求意见,而“盘问”是仔细查问。其实两者都是出于关心孩子,但是效果却截然不同。

在平日的生活中,父母经常希望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今天学校发生什么事情啊?”“班里有什么新鲜事啊?”

这都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可以先观察孩子的表情,再进行询问,看到孩子很高兴,可以微笑着问:“哇,今天怎么那么高兴啊!说来听听!”

有时候,还可以请教式询问,“宝贝,这个电脑出问题了,你可以帮帮妈妈吗?”这样,在巧妙中发问,把尊重孩子始终放在第一位。

而“盘问”,是父母急切地想了解孩子更多的情况,想从孩子那儿得到更多的实话,便接二连三地步步逼问、审问。

这样,有可能会逼孩子说谎,或者一言不发。慢慢地,会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惧怕心理,甚至慢慢疏远,亲子关系开始变得紧张。

5.要正面,而不是负面

语言几乎构成我们养育孩子的日常,而大人的语言正是孩子思维方式的典范。

这里的“正面”是正面的语言,指积极的、阳光的,对孩子有积极引导的语言,“负面”是指负面的语言,指消极的,给孩子带来创伤,带来伤害的语言。

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家长要多使用正面的语言。比如,建议孩子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不应该怎么做。

因为正面的语言能够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引导着孩子向好的方面看。

墨菲定律中说:如果你担心什么事情发生,那么它更可能发生。如果我们长期用负面语言和孩子交流,那么这样的孩子更容易自信心不足,容易敏感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正面语言和负面语言完全可以进行转化。

比如,当孩子字迹潦草时,我们可以找到写得相较工整的,鼓励孩子说:“哇,这几个字很漂亮啊!如果所有的字,都像这几个字一样,认真工整地书写,就更好了!”

当我们希望孩子勤快时,如果用负面语言表达,就是“你太懒了”,而转化成正面语言就是:“你看,这一次比上一次有进步,更勤快了。”

6.要坚持,而不是僵持

“坚持”是指“坚决保持、维护、进行”。“僵持”是指“双方相持不下”。

在孩子超出了原则性问题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语气要温和,而态度要坚决,行动要坚持,该惩罚要惩罚,同时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明辨是非,知错就改。

而在这个过程中,切忌心软,向孩子妥协。一旦妥协,不仅影响父母的威信,同时也纵容了孩子,下一次再要求孩子的时候,就会形成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所以与其僵持,不如坚持。

7.要暖心,而不要虐心

“暖心”的意思是心灵感到温暖,“虐心”是“用粗暴凶狠的手段摧残心灵”。

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亲子之间应该是温暖的,是快乐的,而不是互相折磨的,彼此痛苦的。当孩子和父母之间不理解,亲子关系容易出现隔阂、对立,彼此都是难受的。

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用情感去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无论多么顽劣的孩子,多么内向的孩子,在暖心的亲子氛围下,都能形成良性的亲子沟通。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要大胆地说出来,并做出来。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让爱像阳光一样普照在孩子的生命里。

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这样的亲子交流才是暖心的。

8.要做盟军,而不是敌军

“盟军”是协同关系,“敌军”是敌对关系。

最成功的亲子沟通,就是和孩子达成共识,成为“盟友”,而不是和孩子成为“敌人”,甚至水火不相容。

其实,每一次和孩子的对峙,都是亲子之间巨大的损耗。

好的父母应该和孩子成为盟友,并且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让孩子感受到:

不管我是什么样子的,父母都会不离不弃,会一直关心我,爱护我,支持我,陪伴我。

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一定不要吝啬对孩子具体的欣赏和鼓励;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一定记得给孩子安慰和鼓励;

当孩子犯错时,千万不要挖苦讽刺责备,而是教会他怎么做。

这样,孩子才会全身心地信赖自己的父母。

9.要创生,而不是创伤

“创生”是“生长”,“创伤”是“遭受伤害”。

好的亲子沟通,让孩子和父母都能互相创生,彼此生长,共同成就。

随着孩子的成长和时代的改变,父母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使自己追得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在帮助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成长了我们自己。这就是在亲子沟通中创造了实现了彼此生命的拔节。

武志红老师的《为什么家会伤人》中有这样一个观点:

父母不正确的爱对孩子会是一种伤害!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未来,乃至一生。

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的不融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性格养成、人格健全等方面。

经历了创伤的父母会把家庭教育方式复制到未来的孩子身上,形成“代际创伤”!

所以,愿我们的父母都能和孩子共同成长,形成创生,而非“创伤”。

愿每一对亲子都能同频共振,形成默契的亲子沟通。要知道,良好的亲子关系都是从沟通开始。

这是早上看到的一段话,觉得很好,分享到日记里可以经常看看。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54653
推荐日记
《马站二小4.2班刘璎娇妈妈》
《亲子日常》
《 2023年 3月23日 星期四 阴转晴》
《适当缓一缓》
《发现幸福第415天 求你吃饭》
《亲子日记(2)》
《3.23》
《【436】2023.3.22》
《静待 花开》
《2023年3月22日,星期三,天气晴,亲子日记第268篇》
《沟通》
《希望自己是个合格的妈妈,宝贝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亲子日常》
《亲子日记》
《第78篇 2023.03.22 进入正轨 周三 阴雨》
《忍耐》
《粉色的七周岁》
《2023..3.22星期三》
《2023.3.22卢子皓亲子日记》
《2023.3.23 运动(35)》
《三年级家长会》
《好孩子》
《为你点赞!!!》
《展妈亲子日记第1222篇《散步》》
《陪儿子爬山》
《勇敢的承认错误》
《2023年03月23日 420篇》
《陈文博妈妈》
《闹心的早晨》
《“病毒走开”》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