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3 星期一 阴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这样写的,摘抄了几段分享并自勉。
这些年,“无条件的爱”这个概念很流行。它和“有条件的爱”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出于“他做了什么”,还是因为“孩子本身”。
有条件的爱,通常表现为:孩子只有达到了家长的期望或要求,家长才会流露出爱意。而无条件的爱,则与孩子的外在表现无关,无论他们优秀、乖巧与否,家长都会一如既往地表达爱。
无论她是什么样子,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爱你、接纳你,尊重你的感受和需求,愿意陪你一起解决问题。
从小感受到这样的爱,会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可以安心做自己,充分尝试和探索;又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盔甲,给予他勇敢面对一切的底气。或许我们很难做到完全“无条件”地爱孩子,但至少可以通过努力去接近这个目标。
01 “你的感受很重要,我理解”孩子最能感受到爱和温暖的时刻,恰恰是父母重视、理解他情绪和感受的时刻。日常生活中,不管孩子表现出什么情绪,家长首先要能稳住自己的情绪,认真地告诉他:
“你的感受很重要。”能够跟着孩子一起开心、快乐,也允许他生气、难过、委屈、失望。
这意味着家长看见了眼前的孩子,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受。孩子从家长的反应中确认了自己的重要性,能够更快的平静下来。再进一步,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我很理解,养的花死了,你很难过,还有点自责,是吗?”
孩子发现自己的情绪被准确表达了出来,获得共鸣,就会产生温暖和被爱的感觉,亲子之间建立起情感链接,孩子会更加信任父母。即便不能满足孩子,或是孩子做出错误行为时,也可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很重要,我理解。”这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
先接纳和理解情绪,再去规范行为,正确引导孩子。这样的教育,既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又能学会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