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