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响应班级群里班主任老师号召,观看了5月25日直播回放,武校长情真意切的话语,及几组家庭朴实真诚的分享,鼓舞了我,心动了,心思着我能否拾起笔来,再开启写亲子日记并坚持下来。
以前觉得哪有那么多事可写,吵吵闹闹、鸡零狗碎、有待整理的心情,天天揪着的心少有变化。这次每组家庭谈到沟通感情的作用吸引了我,觉得尝试一下强于原地不动打转转。写日记的其他作用也打动了我:梳理自己的情绪,每日三省吾身,像其他家庭那样,和谐了家庭关系、促进了家校联系,有了沟通的纽带,还能带动家庭成员参与共同写日记,传承下来,给家庭留下一笔精神遗产。
今天整理一下我的视角及感受的转变,作为对自己坚持写日记的鼓励。以前我觉得家里有青春期孩子,要关注孩子的青春期平稳度过。事与愿违,近两年娃爸说以后由他严管孩子,并且让我闭嘴,家长制让我不适,想说娃爸时却被怼“以后不用我管孩子了不是?”,我孩子也学会了对我说“闭嘴”,娃爸的火爆脾气孩子全照搬了,而娃爸却不承认,结果家里鸡飞狗跳,娃爸全对,我和孩子全错,娃爸至今也没找到我和孩子的一个优点。按照这个逻辑,娃爸累死了,我和娃也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了”。今天猛然醒悟,原来家里在过青春期的是娃爸:执拗与对抗,只要我一说话就盖帽,一做此事就被指责彼事做的还不好,与孩子缺少联系确是家长制一言堂,打击、指责、抱怨代替鼓励孩子建立信心,天天手机不离手而孩子放学一进门就要和孩子背英语,孩子目前最打怵学习英语,娃爸这未过完的青春期让我和娃无所适从,他“执着、不厌其烦、为你好”的评判否定、上纲上线地否定人品,让我们从怀疑自己的对错直到怀疑人品与人生。我恐惧做饭,孩子直接躺平恐惧学习,实际是恐惧无尽的胡言乱语指责、评判、否定。
此时我接纳了,看到了娃爸的青春期,我释怀心放下了。但是其他人能否接受看到呢,等到孩子青春期过去,事实证明,原来孩子不听家长的并非就是错误,自己也能成长的很好,而家长自己的青春期在家长身份的加持下,以陪孩子的名义,充分淋漓地发挥度过,是否同时后悔:原来不用如此蛮力管孩子,孩子也能成长。
爱的陪伴和鼓励,是孩子改变的唯一可能。允许与尊重孩子有自身成长节奏,给他鼓励与智慧就好了,少些压力多一些鼓励。科学育儿还有亲子关系四大铁律(关系重于教育,身教重于言传,成长重于成绩,相信就会看到),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做新时代有爱、有智慧、懂孩子会沟通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