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年6月3日 星期六 晴 《管与不管,孩子长大以后有什么差别》
马站二小五年级一班陈佳怡妈妈

在翻看手机时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用心“管教”出来的。

“被管”与“不被管”的孩子,长大后有什么区别?

之前高考出成绩,正好我身边有两个高考生,也因此,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对比。

小时候差不多的两个孩子,一个妈妈一开始就偷懒,对他疏于管教;

另一个妈妈一开始就对孩子有很好的规划。

两个孩子一对比,问起成绩:

从小被放任的孩子,一脸的尴尬和逃避;而另一个孩子,自信满满神采飞扬。

这,就是“被管”和“不被管”的差距!

李玫瑾教授曾说:

“孩子的成长是分阶段的,12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

孩子能不能成才,关键就看12岁前各个阶段有没有管教到位。”

父母在合适的时机,对孩子管教到位,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反之,父母在该管教孩子的时候,选择赚钱或躺平;

当孩子大了,出现问题,父母想管教了,却发现已经来不及。

心理学家塞德兹说:

“人如陶瓷,小时候会形成一生的雏形。”

从小“被管”和“不被管”的孩子,最终过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01 优秀的孩子,都是“管”出来的

著名主持人董卿优雅知性,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形容她,一点都不为过。

很多人很好奇,为何她能如此优秀?

原来,董卿有一位严父。

小时候,父亲每天都要董卿必须背古诗、读成语,并且检查。

董卿上了中学后,父亲还会给她每天开书单,必须读完各种各样的名著。

如今,董卿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卧室里没有电子产品只有书。

虽然,父亲的教育很严格,董卿也憎恨、埋怨过父亲。

但如今的董卿,每每在谈到父亲的时候,都会落泪表示:

“我要感谢我的父亲,没有他严格的教育,就没有我的今天。”

易烊千玺的妈妈,在他2岁就给他报了十几个兴趣班,风雨无阻带他上课;

才有了现在,这个唱跳俱佳、演技精湛、极度自律的少年。

周杰伦小时候,被妈妈拿着藤条盯着练琴;

长大后,周杰伦多次在节目中,不忘感谢妈妈的一番苦心。

孩子在小的时候,大多都缺乏自制力;

而孩子的每个好习惯,都离不开父母不厌其烦地管教、约束和督促。

有人说:

“父母的管教,就像是一把带着刻度的戒尺;

点拨孩子、提醒孩子、指引孩子前行。”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用心“管教”出来的。

02

“放任不管”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曾经在综艺节目《变形计》中,有一个叫杨桐的男孩,非常叛逆。

上高中的第一天,他把课桌搬到最后一排,撕课本,趁着老师不注意跳窗逃课。

离开学校,他转身就去了网吧或酒吧。

他和一群“不学好”的孩子,喝酒、打架;

一个人时,他就通宵泡在网吧打游戏。

父母管教他,一言不合,杨桐就摔东西,和父母吵架。

原本,杨桐的成绩是很好的,那为何会变得如此叛逆呢?

原来,这和他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杨桐的父母是办工厂的,平时鲜少回家,更不管孩子。

即使有手机,父母也很少打电话和孩子沟通;

即使回家,父母也是一直不停地抱怨工作有多辛苦。

从小到大,父母宁愿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工厂里,也不愿主动关心和了解一下孩子。

如此,杨桐与父母似乎断了情感上的连接;

在他眼中,父母只是一座“提款机”。

董卿曾在《开学第一课》时说道: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赚钱,不去管教孩子。

等孩子长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都抵不过他败家一年。”

可见,教育,需要父母用心的管教和努力;

父母若对孩子抱着放任不管、事不关己的态度,无疑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剧毒,足以摧毁孩子的一生。

03

“管”出优秀的孩子

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

生活中,有主张放养的父母,也有严厉管教的父母。

对孩子放养的父母常跑偏,错把放养当成放任不管;

而有些父母,不是不管教,而是管教得过甚,最后也养出一个问题孩子。

那么,如何”管“出优秀的孩子呢?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这样做!

1.管孩子要趁早

李玫瑾教授关于孩子的管教问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孩子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

因此,管孩子要趁早,根据儿童发展特点去管:

3岁前,我们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6岁,我们要给孩子立规矩;

6-12岁,我们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12岁之后,我们要重在“尊重”教育。

2.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管教,过于“无情”。

比如我们给孩子树立了规则、培养了习惯;

一旦孩子不听话、做不到,父母就恼怒,甚至打骂孩子。

西澳大学的医学系教授布鲁斯·罗宾森,作为三个儿子的父亲,他虽然事业忙碌,但对孩子的管教从来不懈怠。

在他看来,智慧的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一定是建立在“无条件的爱孩子”之上。

孩子出现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惩罚和责骂,而是用行动去告诉孩子:

“你的问题,我们看到了,我们会帮助你!”

而这一过程,需要父母付出足够的爱和耐心,以及时间去“管”孩子。

如此,孩子在成长的途中,才不容易迷失自我,会永远充满力量感。

3.做孩子的榜样

去年,西南医科大学公布的硕士研究生考试拟录取的公示名单中,有一对母女:

50岁的母亲白永旗被公共管理专业拟录取,25岁的女儿露露被儿科学专业拟录取。

母女双双考研,母亲的目的只有一个:

为女儿做引领,督促女儿实现考研目标。

而放眼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父母:

自己不爱阅读,却总是要求孩子读书;

自己总爱抱着手机,却总是怪孩子沉迷于游戏…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管教”,就是执着的栽培自己,做孩子的榜样。

有人说,“没有管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管或疏于管的父母。”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在该管教孩子的时候,而只顾选择了工作和赚钱……

一旦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父母再想管,也无能为力了。

为人父母,要在孩子12岁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给孩子树立榜样,趁早“管教”孩子。

《人民日报》曾刊文: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长大成人,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重要!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00103
推荐日记
《复述课文》
《2023年6月3日第82篇》
《亲子日记55》
《随记》
《2023年6月2日 天气晴 星期五 99篇》
《六一儿童节快乐》
《8》
《2023年6月3日周六453天新日记53天》
《6月3日 不一样的儿童节(下)(97篇)》
《安排满满的周六(30)》
《六一》
《2023年6月3日周六天气晴 陪娃开启读书打卡(87)》
《亲子日记第82篇》
《杏坛讲学》
《陪伴,第1014天》
《第662篇》
《儿童节》
《亲子日记79:教会孩子懂得感恩》
《74篇》
《亲子日记第58天》
《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感悟》
《保持好状态,收获美好》
《亲子日记第83篇》
《亲子日记第1598天》
《随笔》
《亲子日记第三十八天》
《我们的初心》
《2023年6/2日 星期五 晴》
《亲子日记第55篇 》
《周末心语》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