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11日,星期二,农历五月二十四,今天也是三伏天的初伏,据说,只要在今天许愿家人健康平安,都能实现,因为充满福气的阳光,为你驱走霉运,驱走病痛,驱走小人,驱走不顺,从此你伏”气满满, “伏”运满满。
入伏:是指进入“三伏”的意思。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盛夏高温季节就此开始。
“伏”是民间的一种说法,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但入伏日期总是在公历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
三伏天:
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传统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别上。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时间不同,所以导致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有20天。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的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两种情况。
最热原因: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如何度过三伏天
度过三伏天需要注意饮食、运动、休息和情绪控制等方面。饮食上需要吃温食,避免吃隔夜饭和冷饮,少吃辛辣油腻之食。运动方面可以选择做体操、散步等慢运动。休息方面,应该及时调整作息,不要熬夜吃夜宵,保持充足的饮水和吃西瓜等凉性水果。情绪方面,要注意保持情绪平和,少说话,多看喜剧片,让自己开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