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早晨真舒服,一觉睡到八点多,起来就给儿子准备丰盛的早餐。中午他去店里的时候,也不知怎么搞的,路上摘树叶玩了。然后遇到一个逆行,走人行道的人,一时间闪躲不及,一下子崴到脚,又被路边的石头擦伤了。腿上一大片破皮,红丢丢的,仔细询问事情经过。以免真有啥不舒服,延误孩子治疗。心疼肯定是有的,但是更多的是提醒他,以后上路多观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给他检查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又安排了明天要写的资料,他意见极大,情绪也逐渐奔溃。我没给他商量的余地,必须严抓严管,让他收收心,多用在学习上。明天英语课就就要开始了,看看后续进展如何把!
例行分享,🍒家庭教育分享2023.9.16
[爱心][爱心]理解青春期孩子的“躁”和“乱”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我种了一个小宝贝,却收获了一枚炸弹。而这枚炸弹,指的就是青春期!
世界卫生组织,把孩子的10-19岁定义为“青春期”,而10-15岁,是最危险的阶段,这个阶段,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躁”、“乱”。
为什么“躁”,因为孩子身体发育带来了情绪上的多变。
青春期孩子,进入第二次发育的高峰期,激素分泌旺盛,让情绪更加不受控制。这个时候的孩子,心里像憋着一团无名火,不知道火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往哪里发!整个人难受到白天脾气暴躁,晚上睡不着觉。好像浑身都长满了刺儿,谁都不能碰,一碰保准扎你两下,谁靠得越近,被扎得就越痛。所以,青春期的小孩,老师不喜欢,爸爸妈妈也难以招架。
为什么“乱”?因为“理性脑”的发育跟不上对“快感”的体验!大脑的伏隔核区域(也叫“快感中心”),从10岁开始,15岁会增长到顶峰。敏锐的“快感”体验,带给孩子最明显的就是根本性冲动。使青春期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渴求新鲜刺激、热衷冒险和血脉偾张的感觉。而大脑的前额叶区域(也叫理性脑),需要到25岁左右才能发育成熟,一边刺激冲动,一边却是理性缺乏。
所以,青春期孩子,总是说话、做事不过大脑。再加上,这个阶段爸爸妈妈会觉得,你已经十二三岁,该懂事了。孩子也觉得自己长大了,明白了很多事情,知道该干嘛。
可现实却是:孩子心里面想做的很多事情,在现实层面上总做不到。
亲子矛盾剧增!这就是“一团乱麻”的青春期,也是“躁乱动荡”的青春期。
但请坚信:孩子越不可爱的时候,越是需要父母好好爱!
通过文章描述,让我们对青春期的孩子多了一些深入了解,育儿观念也得与时俱进,不能用旧观念,老思想来定位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家长多点耐心和关爱,帮孩子度过这个摇摆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