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说:“用功不求太满,但求永恒”,太过用力的事情,往往不能长久。
老子《道德经》里面从来没有“努力”两个字,而是讲究“自然”。因为“努”字上下分开就是“奴”和“力”,就是役使奴隶干活的意思,所以人们再干起活来会很累。所以我们要发自内心的,快乐的去学习、工作,才会长久。
《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说所有事情都存在对立面,两种对立面都会向对方的一面转化在临界点循环往复,所以我们要把握好一个度,不必过分强求,紧握的沙子更容易流失,一旦事情发展到临界点,就很容易走向反面。
《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意思是说用力越猛的往往越容易失败,精力消耗严重,当达到一个极限时,他会更容易放弃,然后会比前面更加放纵,人的意志力是消耗品。即使克服并坚持了,它也会让你在其他某个方面产生极端的放纵,所以用功不求太满,但求永恒。
另一则故事给大家分享,王阳明带众弟子爬山,他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王阳明曾带着众弟子爬山,当爬到山顶的时候,阳明先生要求众弟子每人赋诗一首,或者是诵读诗一首也可以,但是所有的弟子都在那儿气喘吁吁,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力气来诵诗,而王阳明却一口气连诵三首还精力饱满。
众弟子非常的不解,他们向阳明先生请教。阳明先生告诉他们8个字“山高万仞,只登一步”。
意思是说人们在登山时眼睛里看的是更高的山峰,陡峻的山峰,遥远的山头,难走的路,你的心都在别处,都在远处,都在高处,所以会感觉到累。而我爬山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深,我的心只在当下眼前这一步,心不在远处,不在高处,就在眼前此处,一步一步的走,每一次都安心的把眼前这一步走好,又从容又轻松。
弟子们幡然醒悟,人生就如爬山,如果你的心一直放在远处高处、难处、挑战处,你就会越走越累,越走越辛苦,如果心放在当下,放在眼前这一步上面就会越走越从容,所以为什么我们活得焦虑辛苦,是因为我们的心不是在过去就是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