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当然应该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现在不少教师、家长的眼中,所谓“优生”更多的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也被称为“尖子生”)。因此,这里有必要对我所说的“优生”作个大致的定义,我这里所说的“优生”,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
培养“优生”的意义品然是不言而喻的。“素质教育”并非是“一刀切”的教育,而是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的教育。尽可能
挖掘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获得理想的发展,成为教育者所期望的“优生”,最终成为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应该说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优生”的感情几乎是不需要培养的,因为教师对“优生”的爱几乎不需要培养,比如,在学校进行组建新班时。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班上的优生”多一些。但我们对“优生”的认识却来必正确而且全面。
激励 “优生” 超越自我的要点有两点: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 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