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星期三 天气阴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到了中年要学着接受三件事:接受父母的平庸;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子女的平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的不是自己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庸,而是怕社会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庸。哪个做父母的,希望孩子再吃一次自己尝过的苦呢?昨天接女儿回家的经历,让我开始学着接受孩子平庸。
昨天下班照常去接果果回家,和以往不同的是,她此刻看到我的第一个眼神出现了躲闪。走过来后,满脸求生欲地看着我问道:“妈妈,你今天心情怎样?”预料到可能孩子有什么事,于是搂了搂她说“妈妈心情不错,怎么了?有事跟妈妈说吗?”她小心翼翼地看着我,说道:“妈妈你别生气,我考试考的不好”。边说边准备从书包里拿试卷给我看,我说路上人多,不看了。接着她继续谨慎地跟我说为什么会扣分,哪里粗心了,见我没回应,继续问我:“妈妈,你现在心情咋样?”我的心此刻有点揪紧了,赶紧拉着她上车回家,路上我安慰她:“没事,谁都有失误粗心的时候,记住错误,下次改正就好了!”按照以往的习惯,回家之前,我会带着她去一趟超市,基本都会提出想吃点什么、喝点什么。但这次,她一声不吭。我问她想吃点什么,她回答我“妈妈你买啥我吃啥”。到家后,果果仍然很小心翼翼,没有主动去捣弄玩具,一下子问我“妈妈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一下子跑去房间看试卷去了。吃饭的时候,一改往日慢慢吞吞的习惯,大口吃了起来。吃完饭,她又忐忑不安地把试卷拿给了我……。
当时我拿着试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那个曾经会跟我斗智斗勇、什么都跟我分享、我一抱着就能睡,天天跟我说最爱我的小丫头,怎么变得这么怕我呢?也许一切的一切都要从我不断地逼她、说她、吼她说起:
她边写作业边玩,我一顿吼;
她不写作业就去玩卡片,我直接没收了;
她写得不认真,我就唠叨……。
在我不断地咆哮中,她好像从“爱我”、跟我“无话不谈”变成了尊敬、害怕和恐惧。我看着她可怜的眼神,不由得反思“她做错了什么?”无非就是没别人家孩子聪明、没别人家孩子自觉、没别人家孩子成绩好罢了。而她从没在我面前羡慕过“别人家父母多优秀”,而我总是强调“她不如这个孩子、不如那个同学”。我无比自责,小小的孩子就开始装着学习的压力、父母的压力、社会的攀比压力,而作为父母的我,却从未体谅过“她有多难受”。
试着接受孩子平庸,恰好是放过自己。爱因斯坦曾说过:“每个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要用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条鱼,它将终其一生认为自己是个笨蛋”。
曾看过育儿专家李玫瑾有个“学渣”女儿,最差的时候,150分的试卷才考了15分。当别人质疑她“自己女儿都教不好,还来教别人”时,她说道:“我并不认为女儿成绩不好是一种失败,因为考上名牌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我只希望她快快乐乐地生活”。
不是每个孩子生来都是读书的料,孩子读书不行,但并不代表在其它方面一无是处。作为家长,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说不定孩子情商高,有做生意的天赋;能唱会跳,有艺术家的潜质呢?只要记住:成绩是孩子人生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养育孩子,是为了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而不是“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