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把写作业的责任还给孩子
当你因为孩子写作业的事生气时,是否在某种层面把写作业当成了自己的职责呢?如果是,那么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做作业的责任还给孩子。这就意味着,如果孩子不写作业,或者磨磨蹭蹭,他/她就要承担后果,可能是到时间就要关灯睡觉,即便没有写完作业;也可能是在学校体验作业没写完的后果。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做作业是一件新鲜事,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如何有效率地做,都需要探索和学习。接下来的几条建议也许有助于孩子养成自觉写作业的好习惯:1. 在家里建立日常惯例,让孩子参与,一起计划他放学后的时间要怎么安排。如果这个惯例表看上去实现不了,你可以适当引导,但不要强迫。初次形成的惯例表需要实践几天,发现问题,再用好奇式提问的方式征求孩子意见,确定最终的惯例表。2. 每天都有一段专门的时间,关掉电视,放下手机,用于全家人安静地学习和工作。家庭里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孩子静下心来写作业。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模式,是他最直接的学习方式。
3. 观察一周的时间,看看孩子是如何对待家庭作业的,然后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聊聊你观察到什么。这个时候你需要倾听孩子的想法与感受,做到只听而不评价。和孩子一起探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办法能让做作业更有效?孩子是否需要你的陪伴?需要什么帮助?4. 告诉孩子,如果他的作业需要帮助,你会在那里。你不会为家庭作业的事唠叨或提醒,仅仅在孩子请求帮助时出现。家庭作业是孩子的责任,当你不停唠叨时,家庭作业就变成了你的责任。5. 孩子也需要时间来建立写作业的好习惯。在他还没有形成习惯前,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糕,他可能忘记作业,或者花更长的时间完成作业。我们需要做到不唠叨、不提醒、不解救、不指责、不发火,仅仅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给他充分的尊重与支持,而不是从他手中夺过写作业的职责。6. 如果孩子真的没有完成作业,让他承担后果。也许他会被老师责罚,你可以通过好奇式提问,帮助他一步步探索作业的目的与重要性。7. 孩子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你可以从今天开始,尝试给予孩子尊重,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儿子子的脚,在校下楼崴了,提前回来了,我抓紧下楼找医生,医生下班了,我托人联系了他,他说明早才能过来,我只好去超市买块冰糕,给儿子冷敷了。
忍着痛,休息一晚上,明早六点半去找医生,妙手回春,经医生一处理,儿子的脚能走路了,我安心去上班,儿子独自去学校,愿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