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12.17亲子日记晴301
木子李

(摘录)

不合格父母行为自查表曝光:这几种父母,最容易养废一个孩子,希望没有你!

一位知名作家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人民日报》曾总结了一份不合格父母行为自查表,请一一对照: 

1、给孩子特殊待遇

2、孩子犯错当面袒护

3、过分注意孩子

4、轻易满足不合理要求

5、允许孩子懒散

6、对孩子央求

7、包办替代

8、大惊小怪

9、剥夺独立

10、害怕哭闹 

我们期待成为合格的父母,可是有时不小心还会陷入不合格的父母行列。 

托尔斯泰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关键是如何教育。” 

教育孩子的路上,做合格父母,请避开这几个坑。 

01有毒的嘴,习惯否定贬低孩子 

心理学家说:“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从不对孩子随心所欲地说话”。

父母有毒的嘴,让孩子痛彻心扉。 

《人世间》中周秉昆跟父亲吵架那一幕,扎了多少人的心。 

过年团聚,父亲带着全家人出去拜年,逢人就夸考上大学的老大和老二,对照顾家庭更多的小儿子周秉昆却绝口不提。 

周秉昆难过,仍默默忍受。在送父亲的车站,两人大吵,父亲言语扎人:“说你照顾脑血栓后遗症的妈妈,带着姐姐的闺女,养着别人的儿子?” 

“让你去考大学,你能考上吗?你在班里成绩永远是倒着数。” 

没想到自己的担当和善良付出,父亲却是讳莫如深,为此,周秉昆带着怒气离开,多年未与父亲通信。 

再次见面,父子开诚布公,周秉昆哭诉:“你不安慰我不说,你就撒盐,什么难听你说什么话,哪儿疼你扣哪儿”。 

那一幕真情大哭,敲开了多少人的心扉。 

只是剧中的他们终于和解,而现实中,多少人的人生已然伤痕累累。 

看到一位网友的故事: 

因为从小经常被父亲贬低否定,导致她始终缺乏自信,很自卑。很多人劝她爸爸不要总是打击她,其实她有很多闪光点。爸爸听到这些,回家就把她大骂一顿。

大学时,老师专门找她父亲谈话,说不要总说孩子不行,可是爸爸却坚持认为她就是不行。 

其实,她虽然性格内向,语言表达能力差,可是她写得一手好文章,也曾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即使这样,爸爸依然只看到她的短处,对优点视而不见。 

如今,在爸爸否定贬低的打击之下,她日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到了谈恋爱的年纪,很多优秀男孩向她表白,她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一一拒绝。至今37岁的她,依然未谈过恋爱。 

心理学上有个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简言之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父母嘴里的否定贬低,就像是孩子头上的紧箍咒,伴随着“你不好”、“你不行”,孩子自然变得真的不好; 

又如压在头顶的五指山,终其一生都与自卑如影随形。让你学习不自信,工作没成就,甚至婚姻大事都只觉“我不配”,逐渐沦为废柴一般,父母不合格的嘴是最大元凶。 

父母的嘴,决定孩子未来的路。父母嘴里消极否定的话,可能摧毁孩子心底生机勃勃的绿荫;父母嘴里积极鼓励的语言,可以成就孩子向阳而生的人生。 

语言本该是温暖彼此的工具,不应该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善用我们的嘴,吐露积极鼓励的话,亲子关系也会事半功倍。 

千万不要因为随口而出的话语,随意贬低否定孩子,养废一个孩子。 

02当孩子犯错,或暴力或袒护 

电视剧《你好检察官》中,高中生李铭起,看似柔软,却是霸凌同学的领导者。揭开原生家庭的面纱,发现原来他的爸爸经常暴力对待他,当李铭起因为欺凌同学,导致对方自杀,因此被起诉,暴力的爸爸,更加变本加厉,动不动就怒气冲天地冲着儿子摔杯子、砸文件、拳打脚踢。 

李铭起身体躲闪,内心一定非常恐惧,这一幕看着让人感慨,真是可怜又可恨。 

在父亲面前,他是可怜的被施暴者;面对同学,他却成了施暴者。犯错之后,自己又被父亲暴力以对,简直是恶性循环。 

不仅导致孩子身体受伤,内心饱受伤害,也激起了孩子的仇视之心,当又一次被父亲打,他怒吼着:“我宁愿待在监狱,也不愿待在家里让你打。”最后李铭起主动自首,承担责任,父亲再多后悔都无济于事。

当孩子犯错,父母的愤怒可想而知,可是情绪处理何其重要。暴力从来不能解决问题,暴力的出现只会制造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面对犯错的孩子,过激的暴力于事无补,但是宽容的袒护,也不可取。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问题不纠正,大问题就会有机可乘,犯错是成长的过程,父母及时、适当的纠正才能预防大错,让孩子这棵小树苗得以直立向上,不偏不倚,才是合格父母所为。 

03无限溺爱,忽视规矩 

我们爱孩子,爱多少都不嫌多,怎么爱都爱不够。 

给孩子特殊待遇。聚餐时,孩子喜欢吃鸡翅,整盘都搬到自己面前,也不阻止; 

轻易满足孩子任何要求,即使不合理也不拒绝。玩具每要必买,买完就扔,下次继续买; 

不要求孩子做家务。孩子小时候,认为这个年龄就是玩,不用做家务;大一点,只要求孩子学习,习惯对他说“你什么也不用干”,完全不去想孩子将来,饭不会做,衣不会洗,如何上大学,独立工作? 

对待孩子,习惯姿态放低甚至卑微,以至于孩子成了骑在父母头上的小霸王,不懂尊重,也不知感恩。 

害怕哭闹,就竭尽所能地用物质哄、用手机稳住他,那一刻孩子笑了,殊不知,以后会哭得更惨。 

短片《任性人生》演绎了女孩被宠坏的一生。 

小时候,喜欢电视里的马,要求父亲买回来,父亲满足她; 

后来,女儿喜欢游轮、列车,无论多大多贵的东西,爸爸都努力给她; 

谈婚论嫁时,女孩喜欢上一歌星,父亲卖掉豪宅,如愿让女儿嫁给歌星; 

最后,父亲住进平房,准备安享晚年,不曾想,女儿却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他面前,自己转身走了。 

多么讽刺又可笑的一幕,暴露了什么问题? 

被溺爱的孩子,缺乏独立,所以自己无法养孩子;没有责任感,所以自己的孩子只生不养;缺乏感恩,自私自利,所以忍心让年老的父母养她的孩子。 

可究其根源,只怪孩子吗? 

父母总是“你什么都不用做”,就别怪他长大什么都不会; 

父母让他身处有求必应的糖堆里,孩子认为父母无所不能,自然予求予取; 

父母习惯了喂饭,孩子永远不会自己吃饭。 

就像这张图片:

鸟,不会进食,只会饿死;而人,无法独立生存,不懂生活,不仅会饿肚子,还会丢掉尊严。 

被溺爱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啃老。 

就像而立之年的匡正轩,未婚,无业,在家啃老。 

小时候,什么家务妈妈都不让干;小时候不吃学习的苦,长大也不想吃生活的苦,没文化,还懒惰,轻松的活找不到,可以干的活,又嫌累。 

最后只好啃老在家,可是父母的经济条件很一般啊,没实力供他啃老,将其赶出家门,随后儿子将父母告上法庭。 

一个不合格父母,势不可挡地把孩子养废了。 

溺爱如同带着美丽包装的毒药,甜一时,苦一世,当父母无力给予,孩子却继续索取,痛苦的是彼此。 

正确的爱,是温暖是阳光;爱若过度,难免过犹不及。

溺爱即害,它告诉孩子父母无所不能,可终有一日,却让孩子大失所望。溺爱让孩子误以为世界以我为中心,当他在社会上摔跤、碰壁,却只会哭泣,因为脆弱无力,无法面对也无法改变。 

最好的爱,是温柔而坚定,温柔是无条件地接纳,坚定是原则不可忽略。唯此,孩子才能成人也成才。

04控制的手,越长越残忍 

父母作为过来人,想要指导孩子的人生,可以理解。但是控制的度,需要量力而行。 

科幻教育片《妈妈的遥控器》,为我们呈现了被控制欲支配的孩子,一生的悲惨心境。 

儿子阿伟不爱吃苦瓜,妈妈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他不喜欢的衣服,妈妈为他指定:“穿这件看着精神”; 

发现儿子的假成绩单,妈妈对着遥控器一键让“那一天”重复了好几次,同时威胁儿子,如果不交出成绩单,就让他一直待在那一天; 

发现儿子认识一个女孩,妈妈一键让他们变成陌生人,生无可恋的儿子想要自杀,也被母亲一键拉回来。 

儿子痛苦地问母亲,自己死多少次才满意。母亲深情表示:“将来你一定会感谢我的。”长大后的儿子考上重点大学,似乎很优秀,却感觉自己像个空壳,被控制的苦楚始终挥之不去。 

父母的控制欲源于:“为了你好”,可是却忽略了主体“你”,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父母一厢情愿地,用嘴过孩子的人生,用脚代替孩子走路,孩子缺少选择和行动锻炼,自然变得缺乏主见,无法独立。 

既然父母喜欢事事为他做主,他也习惯依赖被安排,当孩子需要独立,却不知路在何方。

甚至,因为“我的人生由你掌控”,孩子缺乏对酸甜苦辣的亲自体验,同时也失去了人生建设创造的心情。 

父母控制的手,一直不放,长大的孩子急于挣脱这双手,斗争撕扯无法避免。想自我做主,却无法如愿,无奈抑郁成病,或者沦为“空心病”。 

被控制欲支配的孩子,一生都在逃离父母,和谐的亲子关系可望不可及。是孩子的悲哀,也是父母的悲哀。 

给孩子尊重和空间,孩子才能还你亲近和放心。保持界限感,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父母才能专心做好父母。先有合格的父母,才能成就和谐的亲子关系。 

05养好一个孩子需要使出洪荒之力,养废一个孩子几乎轻而易举。可是养好一个孩子是为人父母的终极目标。 

做合格的父母如同织毛衣,一针一线当用心,不合格父母的养成就像拆毛衣,轻轻一拉足矣。

但是我们宁愿针针线线皆用心,也拒绝随便一拉的轻松。 

作家刘娜说:“父母的言行里藏着孩子的认知,孩子的命运里也载着父母的重量,父母的言行举止某种程度蕴含着孩子的灾祸福祉。” 

愿我们都努力成为合格的父母,成为孩子最好的命运。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49084
推荐日记
《170》
《277/值钱的牙》
《口述日记 2023-12-17 星期天 晴》
《思想日记》
《我的日记235》
《成长日记》
《爱心与教育14》
《369》
《63篇》
《星期天》
《日记》
《亲子日记第728篇》
《第284篇》
《五十五篇》
《2023.12.17亲子日记305》
《攻读社会大学中——艳嫂蜗牛妈妈成长记917》
《亲子日记 赶集》
《12月15日 亲子日记第115篇》
《十二月十七》
《亲子日记254》
《2023年12月17日第271篇》
《证书》
《只要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看着容易做起来难》
《亲子日记275天》
《跟孩子一块学习》
《张健教育碎思20231217(133)》
《《爱心与教育》心得14》
《12.17亲子日记787篇》
《12.16【583】冷冷的周六》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