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8星期四,多云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当孩子将不及格的试卷拿出来时,就气不打一处来。其实,当孩子没考好时,他们心里一定也非常难过。
你的一句鼓励,一个拥抱,或许能让他们备受鼓舞,在下一次考试中反败为胜。如果一味指责,则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让他们更加受挫。对于考试,不仅父母焦虑,孩子也不轻松。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考试能考个好成绩、能拿第一名,更有甚者,希望孩子能回回拿第一。
杭州的一位秦女士,曾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好,患上了抑郁症。作为重点学校的老师,秦女士认为自己非常失败,因为教得了别人家的孩子,却教不了自己的孩子。 甚至儿子考了72分时,她大失所望,吃了半瓶安眠药自杀,幸好被救了回了。对秦女士来说,她害怕孩子小学落后、步步落后,恐惧孩子没有能力赶超,在竞争中掉队。 用完美主义要求孩子、评判自己,否则就对孩子失望,甚至自我怀疑,这种心态下的拉锯何尝不是一种双输? 在孩子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最大的挫折,来自于最亲近的人。
“父母都觉得我不行,我是不是真的很差?”
结果就是,越担心什么,越会发生什么,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墨菲定律。 当父母一遍遍地暗示着「你不行」,孩子可能真的越来越无能。
作为一个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固然是很重要,但这绝不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尺。考试成绩和排名是社会外部给予的评价,如果一个孩子眼里只有考试成绩和排名,那他很容易在追逐高分中迷失自我,找不到自我的内在价值。
人生是场马拉松,成绩从不是目的。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有个男孩发现同桌想考第一,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考了二十名。
他无比沮丧,企图从妈妈那获得答案:
妈妈,我又没考好,明明一样听老师的话,为什么总是落后?我是不是比别人笨?”
这位妈妈带孩子去了海边,说了那一句价值百万的话:“你看海边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跃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一时一刻的赢可能不是赢,一城一地的输也从不是输,因为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