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6 周二 第4篇
尊重从父母做起
在全市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会上,武校长带领大家观看了一个视频“这样的熊孩子”。视频中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和奶奶乘地铁回家,因为错过了站台未下车,男孩情绪很不稳定,用语言和动作打骂奶奶,而奶奶选择了忍让,任凭孩子在身上击打拖拽,没有进行及时的制止和教育。自己看后,心情很不平静,如此“熊孩子”是如何“炼成”的呢?
毋庸置疑,一定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尤其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品格培养严重缺失。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或“一对”不尊重他人的父母。由此想到一则案例;雨萱的爸爸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习惯了在单位的身份,在家里对雨萱妈妈说话也总是呼来喝去。当雨萱妈妈想表达一些意见时,爸爸会说:“你整天在家,知道什么呀”;当雨萱妈妈对孩子有些唠叨时,爸爸也会说:“行了,你闭嘴吧,别整天对着孩子唠叨,听着就烦!”久而久之,连雨萱也学着爸爸的态度对待妈妈,如果她想打断妈妈说话时,便会直接对妈妈说:“你闭嘴,先听我说说。”
以上两个案例,都说明一个原因:孩子不尊重父母的表现,往往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有所则而导致的。案例中的“熊孩子”和雨萱之所以不尊重奶奶和妈妈,很大程度上模仿了家中成人的态度。孩子年龄尚小,分不清楚自己哪里是对的,哪里是错的,唯一判断标准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当雨萱看到爸爸经常对妈妈呼来喝去,经常做出一些不尊重妈妈的表现时,而妈妈又由于爸爸的强势而没有做出反抗,从而使得孩子认为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妈妈并没有不对。久而久之,孩子对家人的态度也越来越放肆了。如果像“熊孩子”奶奶一样顺应孩子,孩子会越来越不懂得如何尊重父母。
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品格,对孩子需从小培养。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行为是相互的,家长想要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自己先要做出良好的榜样,言行举止方方面面,都为孩子做出好的示范。其次在生活细节上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比如:他人接听电话时知道安静;外出时着装要干净整洁;与他人交谈不能随意插话,要征得对方的允许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约定好就要准时赴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