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上听了武校长关于“如何让孩子实现假期弯道超车”的讲座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分为三部分进行讲解:寒假 “弯道超车” 超什么?融治亲子关系的假期优化方案;提升孩子假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武校长提到了关于孩子的手机问题,说到手机,相信只要有孩子的家庭,就很难把控手机在孩子手中的使用时间。武校提到:孩子沉迷于机游戏的根源,从实践中得不到的需求,虚拟世界可以得到他们。列出了金字塔建构: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严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形象直观让我感受到了孩子由亲密感到成就感的心理变化。孩子对于手机的不舍,咱作为家长应如何解呢?堵?!不明智;放?!有风险;导!是上策👍。没错就是需要家长的不断引导,从建立关系—商定契约—收放有节—肯定鼓励,同时强制约束一一手机加装控制软件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
武校谈到了“孩子到了假期,为何会出现乱超?”问题,延伸到了习惯,对于孩子而言
寒假就是一次“弯道超车”机会超的不是分数,而是习惯,没错习惯决定命运,学习习惯、读书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当武校说到:“无一日不读书”,“写日记笔耕不辍”,直击内心深处,是啊,不论哪个年龄阶段,不论什么时候,书籍和写作永远都是我们进步的阶梯。每日阅读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要进步先读书。孩子也是一样,爱读书的孩子,学习效率就会高,这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一个校长写一辈子计划,难以成为名校长,但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则有可能成名校长。记得我之前的老师曾在我高中时经常说一句话“反思方法灵活,反复印象深刻。”现在想就是这个道理吧。
孩子变得优秀起来,家长老师言传身教显得尤为重要。日记写起来,正如武校所说:写,可以让你从“日我”走向“新我”;写,可以释放、舒缓情绪;写,可以三省吾身;写,可以陪伴孩子走过成长关建;写,可以调整和改善家庭生恋;写,可以给家族留下 “精神遗产”。培养孩子的阅读和书写习惯,家长首先要做问读和书写的榜样,让阅读和书写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家长也要把阅读和书写当成生活必需,正所谓书写千篇,其义自见。
运动和阅读习惯是变优秀的开始,这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会让我们受益终生。而假期是亲子互动时光最宝贵的时间段,珍惜起来,不动笔墨不读书,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