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1 天气:阴转晴
晚上,听武际金校长报告的时候,谈到玩手机游戏时间到,孩子不想下线,如何做?答案是“温柔而坚定”!
我问老公:“这个时候的‘温柔而坚定’,如何做到?”
他笑着说:“不好做,温柔好说,坚定很难,一旦坚定,势必哇哇大哭!不坚定,就失去了制定规则的意义,这个度很难把握!你儿子这么大了,你让他停止的时候,不是还经常强调理由,‘中途下线,就是背叛吗?’”
是啊,小孩子还好,到五六年级,无论你多温柔,他就是不配合,不遵守规则,怎么办?
所以,所谓温柔,一定不只是字面上的语气温和,表情慈爱,而是要从认同出发,用爱和尊重赢得孩子的合作;所谓坚定,也不是寸步不让,而是要守住底线,底线之内可以灵活。
所以,《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观点便是:“温柔而坚定,和善而有底线”可见,守住底线足够重要。
再回到孩子玩游戏,到时间下线的问题,因为游戏时间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组团玩游戏时,因为你到时间就得下线,的确不利于小组合作,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这一规则产生排斥心理,怎么办?把握住几个原则, 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原则一:守住的是底线,灵活的是方式
如果我们和孩子制定的每一条规则,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不会有那么多焦虑的爸爸妈妈了。
依然以制定游戏时间为例,我们在制定规则时,一定要和孩子商讨玩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玩单机游戏时,时间比较好把握,就要做到到点立刻停止;参与小组游戏时,可能比较难把握,时间可以放宽到20分钟以内。当我们尊重孩子,预见他可能遇到的问题,从孩子的感受出发后,孩子就会认同这项规则,并认真执行它。
原则二:不是盲目顺从,而是在认同中养成习惯。
我们希望给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但一定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孩子。一味顺从可能带来两种后果,一是,孩子没有主见,凡事无原则的听从父母的,这无疑不利于孩子成长。二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叛逆。所以,规则的制定,重点是激发孩子思考,“为什么我要这样做?”让孩子在思考中认同和执行规则。
原则三:偶尔让步,让孩子感受爱与界限
规则制定好了,要不要每天严格执行呢?如果父母受不了孩子的哭闹,一次次让步,孩子就会从中得到一个结论:只要我哭闹,就可以达到目的。如果父母坚持原则,从不让步,貌似完全掌握了控制权,但给孩子的感受是,我没有决定权,不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所以,最理想的“温柔而坚定”,既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又要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只要孩子说出恰当的理由,就接受孩子的要求,让孩子技能感受到爱,又知道界限在哪里。
了解到“温柔而坚定”这一观点,是从《正面管教》一书中获得的,作为其中最重要的教育方法,作者提出了“温柔而坚定,和善而有边界”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