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1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吃过晚饭,稍加休息后,我跟锦灏就一起开始了今天的亲子共读,我们今天共读的文章是《棕猪比比》。文章的大意是从前有一头棕色的小猪,他总是喜欢跟别人比较,但是他总是用自己的优点去跟别人的缺点比较,所以他总是觉得自己很厉害。最后小棕猪的父母告诉他应该跟别人的长处比较学习。这也是文中想要传递的观点。
我跟锦灏各自将文章读完之后,锦灏对文章的理解对我来说犹如醍醐灌顶,我惊讶的发现孩子的视角与成人的视角真的有很大的不同。
锦灏跟我说:“妈妈,你知道小棕猪为什么叫比比么?是因为它不管遇到谁都喜欢说比一比。那么他为什么喜欢跟别人比较呢?是因为小棕猪开始的时候觉得自己很瘦,它很难伤心,后来它遇到了一个长辈,这个长辈为了安慰它,就告诉棕猪它比猴孙胖。于是小棕猪才开始跟猴孙比胖瘦、跟乌鸦比唱歌、跟乌龟比赛跑。。。”
听完孩子的介绍,我真的很吃惊,是啊,小棕猪刚开始只是因为自身的特点而难过,正是因为长辈的善意的安慰,引发了它想要通过跟别人比较来使自己产生优越感,通过这种优越感使自己感到开心。它比较的参照物在不停的变换,比较的维度也在不停的变换。唯独不变的,是小棕猪自己的本领和状态。
在生活中,当我们自己的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我们是不是也会这样对比安慰呢?
用自己孩子的长处跟别的短处比较,孩子会很快得到安慰,但我们是不是也跟小棕猪的长辈一样做了一个错误的引导呢?
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都是有一定差别的,当我们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时,比赢了,我们会洋洋得意,比输了,我们会垂头丧气。但由于孩子的成长环境的差异,这种盲目的比较真的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何不用孩子的今天与昨天相比呢?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进步了,这不就是最大的成功么?
积跬步,致千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只要引导我们孩子在自己的成长轨迹中持续进步,相信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今天的亲子共度,我感觉我的收获比锦灏都大,也可以说锦灏帮助我上了一节反思课。我甚至有些害怕。锦灏有没有在我们下意识的情况下成为了另一个“小棕猪”呢?做为妈妈,我一定要从思想中拔掉盲目比较的根。
最后,借用原文的叙述与大家共勉:比别的弱点,那是“欺”,比别人的长处,才叫“比”,我们应当帮助孩子把比定义为勇于像强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