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月1日,刘英洁学习打卡第九天
上善若水

赋予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孩子的品格》读书分享)

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

亦是一场爱与责任的邂逅。

信任,让我们相互了解,

真诚,让我们携手同行。

1月25日,我满怀期待,

迎来了与大家最美的遇见……

我是德州市陵城区滋镇学区的刘英洁,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赋予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

今天的分享我将从新年愿望谈起,首先请大家在心理默默许下三个愿望。我想问一下,愿望中有关于孩子的请举手。

我在滋镇学区也提取了20位老师(家长)的愿望,其中95%的家长愿望都有孩子有关,有的祝愿孩子健康成长,有的祝愿孩子快乐长大,有的祝愿孩子学业有成。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为《孩子的品格》这本书题词:如果你能实现三个心愿,其中一个肯定关乎你的孩子的幸福。彭凯平教授和闫伟博士在这本书中给出了帮你实现心愿的方法:赋予孩子更广阔的视界、更坚韧的品格,以及更亲密的家庭关系。

今天我将从四个方面

引领大家再次走进《孩子的品格》这本书,去感受书中温暖力量。

什么是积极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人生,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而积极教育就是面向孩子幸福的教育。

那什么是积极教育呢?

1.积极心理学之父 马丁·塞利格曼这样说:“积极教育既教授学生传统的知识技能,又教授学生如何拥有幸福人生。”

2.《孩子的品格》这本书是这样说的:积极教育就是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培养具有积极心理素质的孩子,让孩子有终身学习的原动力,能不断地发挥出自己内在的优势、美德、品质,从而积极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3.积极心理学原理包括在人类的美德、审美、创新、超越、活力、善良、坦诚、开放、感恩、宽容、爱与慈悲等一系列品格要素之中。 《孩子的品格》这本书中着重讲述了七大品格优势:情绪力、抗逆力、自我效能感、自控力、天赋优势、专注力和善良。

二、学习积极教育的必要性

了解了积极教育的含义,那学习他的必要性就呼之欲出了。

1.科学证明,积极教育会极大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点燃孩子学习生活的动力,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幸福感与意义感。

2.积极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积极的教育方式不仅对改善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心理状态有着良好的发展推动作用,对于已经发育成熟的成年人也有很大的帮助。在终身教育与成长性学习与发展方面的意义和影响更为巨大。记得我和张楚月老师在领读《园丁与木匠》这本书时谈起过,就感觉《园丁与木匠》这本书没有《孩子的品格》这本书好理解,并且在读《孩子的品格》这本书时,很多理念都能和我们产生共鸣,甚至有很多观点我们正在运用。

3.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学习积极心理学,对孩子进行积极教育,无论是对于自身的完善还是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那作为父母学习积极心理学有什么意义呢?

1.父母要成为最好的自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曾说过:“如果我们要让孩子们变得更好,父母就必须成为更好的教育者。”

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乃至一丝一毫的情绪变化,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孩子。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父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怎样为人处世,都会影响到孩子。

记得我儿子小时候,大约3岁多的时候吧,那时候还没有车,我都是骑电动车带他回我妈那里,我们每次都会先去超市买些东西,因为怕他在路上睡着,也顺便给他买点好吃或者好玩的,然后再回家,有一次我们刚出家门,他就问我:“妈妈,我们这次去超市给姥姥买什么呢?”,我故意说:“不去超市,什么都不买”,他斩钉截铁的对我说:“不可能”,他那自信的小表情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那个时候我虽然不懂什么是家庭教育,但是从那次开始,我很注意我的言行,也告诉家人要注意,因为我知道孩子时刻都在观察我们,模仿我们,我们就是孩子的榜样。

父母的行为状态就是孩子成长环境中最关键的因素。所以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2.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每年大约会有22万人因心理问题、生活压力、自我伤害等遭受痛苦。而更令人痛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用各种方式伤害自己。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16%,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大约占2%。更糟糕的是,这一数据在全世界都不乐观,每年甚至有将近100万人死于心理疾病。这比任何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危害都大。

以上这些现象都在提醒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环境下长大,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3.家庭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家长要能够精准的把握时代特征,无论是观念还是行动,都要紧跟步伐,从而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学习积极心理学,父母会更有能力发现孩子的潜力和优势,更有方向引导孩子茁壮成长。

需要学习一下儿心理学的知识,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等。

三、如何学习积极教育

《孩子的品格》第六章天赋优势,开篇就讲到“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父母的终极使命就是发现孩子的天赋。”



(一)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命运来到这个世界上。要知道,一粒苹果种子自然会长成一棵苹果树,而不会长成梨树或橘子树。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是认清、尊重孩子的天性,并支持他们自然而独特地成长。

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人人都能具备的六类24项品格优势,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至少有三种优势,值得我们利用。



还记得姜校长在领读分享这部分时,为我们讲述了他的同学和他都是凭借身体优势上了理想的大学,后来都成绩斐然。

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大家讲述的是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却没有人能想出办法来称大象的重量,这时,曹操的儿子曹冲站了出来,他想到利用水的浮力,将大象的重量用石块来代替,最后成功称出了大象有多重的故事)曹冲小小年纪就懂得灵活变通,善于观察,并且他还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

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孔融,

一诺千金的季布,是项羽手下的四大干将之一,后来项羽败亡,他凭着重信守诺获得了他人的尊重和保护,刘邦上任后,他也是靠着这份守诺重信季布获得了新生,最终还成为了官员。

(二)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生存挑战是我们的幸福感偏低。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培养调节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非常重要,它是在未来遇到挫折时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能力的基础。

1.用“五施”激发积极情绪



1.言施。就是要学会积极地表达、沟通和交流,经常使用一些积极、乐观、具有正能量的话语,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哪怕是面对一件不好的事,也要引导孩子看到积极的一面,让他们的心态变得积极。

 2.身施。是指通过触摸、接触自己的身体产生幸福感。比如,在面对胜利时鼓掌欢呼,开心时与他人拥抱、击掌等,能给双方带来喜悦的体验。当孩子情绪不佳时,握着孩子的手,抚摸孩子的头,或者拥抱孩子,都可以很好地缓解孩子的情绪,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和孩子一起运动游戏,比如,跑步20分钟,打球半小时等,会让孩子的大脑分泌各种积极的化学物质,获得开心、兴奋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3.眼施。用一双慧眼关注生活中的变化,发现美好。

发现生活中的美,向家人和朋友表达我们的爱。比如,下班途中,放慢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发现生活的美好。回到家中,放下手机,关掉电脑,看看孩子的笑脸,这时你心中涌起的那种温暖、满足的感受,就是幸福

4.颜施。经常微笑。科学家发现,人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大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船10分钟的运动效果。特别是那种带有眼角皱纹的真心的微笑——“迪香式微笑”,是一种特别有感染力的微笑,拥有“迪香式微笑”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幸福感的比例较高,自我评价的幸福指数也较高。父母要多与孩子开展愉快的互动,多向孩子展示“迪香式微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和关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5.心施。中国有个汉字叫“悟”,中国人的很多智慧也来自“觉悟”。觉悟,就是用心感受。父母要引导孩子多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感受爱,心灵就会变得积极而美好。

生活不总是阳光灿烂,一定有失意、挫折和痛苦。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谁也不例外。除了善用情绪ABC理论看待问题,我们还要记得用“五施”去激发积极情绪。

(三)用好习惯替代自控力

从学术概念上说,习惯就是一种稳定,带有自动化的长期的行为方式。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我们养成某些习惯之后,再去做一些事,就觉得一切都自然而然,不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相当于节省了很多的自我控制资源。

那么我们怎样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好习惯呢?

1.设定小而具体的目标。我们在给孩子设立目标时要把目标具体化到可以操作,可以观察和验证,可以形成习惯的行动上来。

2.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表。列出每天什么时间写作业,什么时间看电视,什么时间进行户外活动等。(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

3.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孩子在学习或做事时更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这样他们才能专注眼前的事,比如在孩子学习时关掉家里的电视机、电脑等视听设备。

4.找到行动的支持者。可以是孩子班上的同学,也可以是小区里同龄的孩子,甚至是课外班里认识的新朋友或者主动加入的跑步圈、英语口语圈、读书圈里的其他小朋友等。

5.设定视觉化的奖励形式。当孩子在完成计划时,持续地给予他们正向的反馈,可以加快习惯的养成,比如我们可以在墙上贴一些进度小海报,每次孩子完成一个计划后就在上面贴上一面小红旗,连续完成一段时间后,再给予他一个期望的奖励。

书中还有很多干货,比如专注力——让孩子再投入中体会幸福;自我效能感——帮助孩子确立我能行的人生态度;王者之力——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等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有选择的去学习和培养。

如何实践积极教育——陪伴孩子共成长

我认为书中最接地气的地方是每章后面“家庭游戏创设”环节。亲子游戏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能加深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与配合,增近亲子情感,还能让孩子在玩中有所感悟,塑造孩子的品德,做到寓教于乐、乐有所得。每个周末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玩起来吧。

总之,积极心理学为家庭教育指引了科学的方向,同时也向我们家长传授了更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希望大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认真学习,用最有效的方法培养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引导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积极教育就是

点亮孩子品格优势的一盏明灯,

教育路上让我们用智慧和耐心,

带着爱、鼓励、支持与关怀,

陪伴孩子一起幸福成长!

让我们共同努力,留下新的期许。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447279
推荐日记
《《骆驼祥子》》
《二月你好》
《父母大讲堂观后感》
《发现幸福第731天 姐姐的爱》
《弟子规》
《做最好的自己观后感391》
《武际金校长讲座《让孩子在假期里实现弯道超车》 》
《下雪啦(286)》
《父母大讲堂观后感》
《 《如何让孩子实现假期弯道超车》观后感》
《 《 如何让孩子实现假期弯道超车》观后感》
《2024年2月1日》
《教育大讲堂观后体会》
《父母大讲堂》
《父母大讲堂体会》
《听《如何让孩子实现假期弯道超车》有感 122篇》
《194》
《 心灵的触动》
《2024年2月1号》
《观后感》
《听武校长《假期弯道超车—如何让孩子实现》感想》
《第672篇 观看《让孩子在假期里实现弯道超车》有感》
《放假第一天》
《父母的语言—孩子成长重要的资源》
《繁荣路学校4.3班张君豪妈妈~《如何让孩子实现“弯道超车”》298篇》
《下雪天》
《学习父母大讲堂心得体会》
《突破》
《假期里如何让孩子弯道超车观后感》
《《骆驼祥子》》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