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诸葛亮在临终前给8岁儿子的《诫子书》中将志向、学习、静心三者的关系阐述的很透彻。今天读来仍感收益匪浅。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志向的途径就是要学习。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安静、平和的心态则是首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禁得起外界精彩世界的诱惑。比如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但古代并有这些东西,我想更多指的是要有一种心如止水的心境。这样才能潜心研学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才能学有所成。
但现实往往是知易行难,我们很多人大多都是在这过程中按耐不住那颗躁动的心。不注重过程的精细化,出现问题了更没有很好的去归纳、总结。以致于下次还犯同样的错误。这种只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浮躁心态正是我们求学过程中的大忌。说到底还是太急于求成了。结果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
求学的过程中有时确实很苦、很累,让人感到非常孤独、寂寞。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也是任何一个成功者所必须要经受的心路历程。我们必须要明白:只有耐下心来,忍受得了那所谓的孤独、寂寞,才能享受以后的盛世繁华。否则只能做一个盛世繁荣的旁观者。况且那所谓的孤独、寂寞也只是相对的,因为知识的海洋同样让人神往。掌握一个知识点、破解一道难题之后的快感与愉悦同样让人神清气爽。所以静下心来,不浮躁、不懈怠,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去,一定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