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1 星期一 晴 亲子日记第98篇
亲子关系最大的“天敌”是冲突,正确理解冲突:冲突是一种底线思维,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任何一种关系中的客观存在,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如果没有冲突,说明不存在关系。
亲子冲突是孩子与成人的不同,感性与理性的冲突。具体表现在:
①思维模式——需求冲突
孩子在不断长大,越来越成为自己;父母在不断变老,距离孩子越来越远。孩子认为他已经长大,成为独立的人,父母认为他还是个孩子,这就是冲突。
需求冲突分两种类型:
一是由父母引发,认为孩子就必须听家长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的我执)
二是由孩子引发,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权力之争)
亲子冲突的结果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父母与孩子实现双赢模式。
亲子之间相处模式是:人管人 法管事
父母制定规则,让孩子参与,在规则执行过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和孩子是同行者。
父母要讲究技巧,不要什么都会,学会向孩子示弱,让孩子当小老师,激发他的兴趣。教育最高的方式就是讲给别人听。
②情绪模式——焦躁不安
不要跟自己较劲,不要把自己当作最底层。妈妈的情绪里藏着孩子的未来,学会先跟自己和解,再跟周围人和解。
③行为模式——河东狮吼,鸡飞狗跳
长时间和孩子共处,家庭遭遇亲子共系的危机。冲突与危机促使两极分化(亲子关系更亲密.亲子关系更疏远)。
亲子冲突的焦点: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来自于家长的高要求、孩子的低表现。所以要父母要换位思考,同理心,不要让孩子换位思考。(身受才能感同,父母放过孩子能感同身受,孩子没有经历过父母,如何身受?)
亲子相处的艺术:改变相处模式
不要把自己当老虎来盯孩子这只兔子[[EMOJI:%F0%9F%90%87]],当老兔子陪着小兔子,不要当监工,也要学习。
做到“三不三要”:
不唠唠叨叨,要理解接纳
不焦虑迁移 ,要换位思考
不抱怨揭短,要夫妻协同
亲子和解的技巧:
自我和解
冷下来(内在情绪)
写下来(外在文字)
亲子和解
说出来(外在语言)
做出来(外在表现)
————————————————————
这个假期对于我来说很有意义,和三个孩子朝夕相处,我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们和孩子之间,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趁着孩子在身边,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