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今天通过聆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阅读与坏阅读》让我反思了自己在平时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书中把好阅读与坏阅读的一些做法进行对比,告诉了我们哪些方法是好阅读。
首先书中提到第一点: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在孩子还不识字,大部分家长都会给孩子讲故事,讲故事时担心孩子听不懂,就会用口语来讲,反思原来这样做不太好,书中也提到正确的方法是,从一开始,尽量使用标准的、词汇丰富的语言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阅读有情节有文字的图书,给孩子读故事,不要讲故事。
第二点: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速度在语文中培养阅读能力非常,在教学中也会给学生讲解一些阅读方法,一字一字读的阅能力最低,一行一行的较好,能达到一目十行的最好。速度取决于阅读量,是在“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阅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进累的过程,所以每天坚持阅读,不断增来识字量,从而提高阅读速度上,也不需要人为地去做什么,只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阅读量就可以。
第三点: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这一点我觉得兴趣是孩子读书最好的老师,与其每天逼着孩子被动阅读,不如让孩子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对阅读产生兴趣,所以孩子在读书的时候首先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读,而不是指出一些该读的书目,让孩子完成阅读,久而久之带着目的的阅读会减弱孩子的阅读兴趣,这种做法是在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就是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才能让孩子喜欢上读书。
第四点: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读书时认字可以增加识字量,他们在阅读中接触得多了,可以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提高看图写话的能力。
以上四点阅读建议为我今后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帮助,指明了方法,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读书可以使人明智,读书可以点亮生活,读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每天不断积累,坚持阅读,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作为一名老师也要坚持阅读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让师生共同阅读吧!